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这里的水稻有“故事”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2021-04-07 06:42   https://www.yybnet.net/

20世纪9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江西省万年县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和 研 究 时 ,发 现 了 距 今12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植硅石,这是现今所知世界上年代较早的栽培稻遗存之一,由此将世界稻作起源时间由7000年前推移到12000年前。

参与当时考古发掘工作的万年县博物馆原馆长王炳万告诉记者,在仙人洞遗址和吊桶环遗址,还发现了石磨盘、穿孔器、蚌镰等工具,其中石磨盘是用于稻谷脱粒,蚌镰则是将蚌器的刃部打磨出均匀的缺口,相当于现在用于收割的镰刀。

曾任江西省博物馆名誉馆长的彭适凡告诉记者,此次发现说明在距今12000多年前的先民已经开始人工种植水稻,同时采集野生稻,昭示了这里是世界稻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万年稻作文化是人类农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乃至全世界的文化遗产。”彭适凡说。

农业科技进步带来粮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春意渐浓,农时催人。万年县志鸣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胡风胜正在工厂化育秧车间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得益于工厂化育秧技术的推广运用,现在工人只要将秧盘搬上流水线,撒种、覆土、浇水等育秧工序通过机器就能自动完成,最后再将秧苗移至恒温大棚进行催芽,不仅节省时间和人力,缩短育秧周期,出秧量也是传统育秧的好几倍。

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发展,这里的水稻种植已经实现机械化和规模化,粮食生产的效率大幅提升。目前,胡风胜的合作社拥有无人机、插秧机等各式农机 20 多台,还通过订单农业的模式盘活农机资源,为周边的种粮大户提供育种、插秧、飞防等社会化服务。据新华社

新闻推荐

合肥铁路送客近76万人次

本报讯记者昨日获悉,清明小长假运输期间(4月2日至5日),合肥直属站共发送旅客75.9万人次,其中合肥站21.7万人次,合肥南站44....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走进老工厂2021-04-07 01:42
评论:(这里的水稻有“故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