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训山
在记忆中是不怎么在意谷雨这个节气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提醒人们春夏秋冬的到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提醒人们春夏秋冬已过半;“雨水”提醒要下雨了,“惊蛰”提醒冬眠的小动物要醒来,赶赴春天的约会了;“清明”提醒人们在春天来临之际,不要忘记那些创造春天的逝者;“小满”提醒我们小麦已经满仁了,可以磨镰修仓,准备收割了;“芒种”,也就是收获麦子的时候了;“小暑”、“大暑”、“处暑”、“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大寒”是明显地告诉我们,温度的升降,雪露霜的状态;只有“谷雨”,语焉不详。
谷雨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了,“春雨贵如油”,是不是说雨的丰沛等于五谷的丰收呢?
唐时曹邺有《老圃堂》诗云:“邵平瓜地接吾庐,谷雨干时手自锄。昨日春风欺不在,就床吹落读残书。”邵平是秦时东陵侯,秦亡后,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青门外,瓜味甜美,时人谓之“东陵瓜”。我不会种瓜,只好卖几本旧书为生。顺便翻一番残书,和春风戏谈一番花开花谢,白云苍狗,也是乐事。
郑板桥有《七言诗》云:“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
据说,清明前采制的茶为明前茶,谷雨前采制的茶为雨前茶。可我是个粗人,不善品茶。那就看花,古代二十四番花信中,谷雨为一候牡丹,二候荼蘼,三候楝花。
这样,谷雨开始有画面感了。三十多年前,我曾于此时在洛阳王城公园,看到刚刚绽放的牡丹,简直国色天香!
再读宋代王淇《春暮游小园》诗:“一从梅粉褪残妆,涂抹新红上海棠。开到荼蘼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身在江南为异客,春天眼看将别,看荼蘼思牡丹,思牡丹看荼蘼。
元朝王恽词《木兰花慢》:“问东城春色,正谷雨,牡丹期。想前日芳苞,近来绛艳,红烂灯枝。刘郎为花情重,约柳边、娃馆醉吴姬。罗袜凌波微步,玉盘承露低垂。春风百匝绣罗围,看到彩云飞。甚着意追欢,留连光景,回首差池。半春短长亭畔,漫一杯、藉草对斜晖。归纵酴醿雪在,不堪姚魏离枝。”读完之后,不觉愁绪满怀。
“四月八,大楝花。”是豫东的谚语。意思就是,农历四月初八,就是楝花怒放的时节了。而这一天也是奶奶的生日,她已经去世近二十年了。想起奶奶在楝花香的庭院里给我们讲故事,在夏夜里给我们扇着蒲扇指着天上的星星,说这个叫牛郎、那个叫织女;这个叫参星、那个叫商星,“参星赶商星,不知不觉到年下,商星赶参星,不知不觉到清明。”很想抬头看看天上的星星,可一抬头,看见的却是奶奶慈祥的眼睛。
细细一想,谷雨竟然和我有联系了,悲喜交加,不能自已。
新闻推荐
日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与重庆测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共建“智能测试”联合实验室启动运行仪式,在西部(重庆)科学城江津园区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