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由袁雪芬领衔的雪声剧团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成越剧《祥林嫂》搬上舞台。该剧被视为20世纪40年代越剧改革的里程碑。从《祝福》到《祥林嫂》,为越剧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之后在上海越剧院艺术家们的不断修改中,《祥林嫂》成为经典。
小说《祝福》怎么会登上舞台?
那天,化妆间里,袁雪芬一边化妆,一边听雪声剧团做编导的南薇读小说。鲁迅笔下的绍兴农村,唤起她深沉的回忆。那些生活习俗和人物,她很熟悉,祥林嫂的悲惨命运,更激起她强烈的共鸣。袁雪芬觉得,在自己的祖母、外婆、母亲、左邻右舍身上都有祥林嫂的影子。她感到这篇小说和自己过去演过的戏不同,说出了自己郁积心中而说不出的话。一直怀有越剧改革思想的她,早就想在剧本题材和演出上有所突破。因此,一等南薇读完,袁雪芬就说:“我看完全可以改编成戏。”南薇又追问了一句:“能演出吗? ”“为什么不可以演出?可以演! ”袁雪芬肯定地回答。
那天,袁雪芬和南薇来到霞飞路霞飞坊拜访许广平。许广平听完介绍,感到惊奇。因为在当时社会环境中,看鲁迅的作品像犯法似的,现在竟然有人敢把鲁迅作品改编成戏,而且是地方戏来改。她关切地问:“你们不怕有人讲你们是赤色吗? ”
袁雪芬那时与外界联系少,听见许广平如此问,便说:“那有啥啦? ”
许广平又担心地说:“鲁迅的作品里没有漂亮的服装,可能不会吸引人来看。 ”
袁雪芬却蛮有把握地回答:“有人看的,我们有观众,加座都卖光。我们规定四星期换一个戏,都是女子演的。 ”
许广平有点激动地说:“你们要演这个戏,不容易啊。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改戏,真难为你们。 ”她希望剧本写出来后能让她看一看。袁雪芬点头同意。
1946年5月6日,《祥林嫂》在明星大戏院彩排。许广平邀请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朋友前来观看。田汉、洪深、黄佐临、张骏祥、费穆、白杨、史东山、吴祖光、李健吾、欧阳山尊、胡风等文化名人都到场了。
演出结束,许广平到后台向袁雪芬们表示祝贺,她为鲁迅作品第一次被搬上舞台而高兴,认为这是对进步力量的支持。 马信芳
新闻推荐
勤动脑,不会老。你是“脑力达人”吗?《学苑》陪你涨知识,我们一起活跃大脑吧!1.水壶中的污垢可以用以下哪种调料去除?A.食盐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