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不断有城市发出倡议书,号召当地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服务窗口以及饭店宾馆、商家店铺等,免费向公众开放自家的厕所,以方便路过的人“方便”,响应者众,众人皆说好。
因工作关系,笔者到农村较多。人有三急,虽然每次到农村时,笔者都会提前做好应对,可大多时候,要在农村一呆就是半天,甚至一整天。这种情况下,“急”了,笔者心里便真急。
向村干部说明,大多数是由村干部领着去村委大院,那里有厕所。村委大院没有厕所的,或者离村委大院有些远,村干部会就近走进一户村民家,说句“借厕所用用”。
每次总会想:要是一个谁也不认识的过路人,想要上厕所,怎么办?
在传统的小农经济时代,农村是真不需要公厕的。那些年代,在一个村子范围内活动的人,都是本村人。村里偶尔来个人,不是某个小孩的舅,就是某个小孩的姨,不存在找不着厕所的问题。
现在不同了,农民走出了村子,外边人走进了村子。走进村子的人,有路过的,有做生意的,更多的是到农村看山看水看百花的城里人。他们都有可能需要上厕所,他们不一定找得着村委大院,找着了大门也不一定开着。让他们张口向村民借厕所,有些人还真张不开口。因为在城里,敲开一家门,说借厕所用用的事儿,几乎没有。
这就让走进乡村的人,尤其是城里人,在遇到“急”的情况下,很尴尬。他们到乡村,是为了快乐为了轻松,可“急”没办法解决,便不是件快乐、轻松的事儿了。
近些年,很多地方都在大搞乡村旅游,个别搞乡村旅游的地方,连个公厕都没有。总不能城里人来了,需要上厕所,被告知到庄稼地里一蹲就行吧?
不要说是村庄,在一些乡镇驻地,找公厕都是件不容易的事儿。个别乡镇干脆没有公厕,不要说外来的客人,就是到乡镇赶集上店的农民,遇到“急”问题,也很麻烦。现在的农民素质高了,让他们再随便找个地方一蹲,他们还真不愿意。
现在的乡村发展很快,乡镇盖起了一座又一座的楼,农民建起了一处又一处的新房子,道路硬化了,路边绿化了,街道美化了,让人看着提精气神。在做好这些之时,笔者给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者提个醒:别忘了建公厕,方便他人,乡村更美。
毕竟,少了公厕,如今的乡村,便少了份文明。
新闻推荐
清蒸、生卤、红烧、香煎……人们对螃蟹的吃法可谓五花八门,而美味的江苏美食蟹黄汤包以其独特的制作方法抓住了人们的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