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进评价推进交流现场会近日在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专家,市教育局、崂山区教体局和岛城部分义务教育段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和专家齐聚,聚焦“十个一”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特色实践路径,探讨如何用好评价手段提升“十个一”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水平。
崂山区教体局从“丰富课程体系、夯实‘十个一’项目基础”“突出实践特色、搭建‘十个一’项目发展平台”“建立评价机制、推动‘十个一’项目走深走实”三个方面做了经验交流。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青岛学校、崂山区麦岛小学和东泰小学等多所学校,通过现场交流或线上分享的形式,分享落实“十个一”项目,构建五育融合良好教育生态的做法和经验。
值得注意的是,在交流现场会上,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着眼于“十个一”项目评价,分享了借助基于大数据的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的研发,将“十个一”项目融入评价指标,改革评价手段,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展水平。据了解,评价系统通过大数据采集、储存、传递、整理、反馈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日常表现,描绘学生综合素养数字画像。整合学校、学生、家长和社区四方评价,打破了“唯分数”的评价体系,给予学生全面的多维度评价,真正培养会生活、有情趣、敢担当、能创造的未来人才。
多年推进落实“十个一”的过程中,崂山区第二实验小学走出特色道路。学校完善“学院制”多彩课程体系,开发了“五亦课堂”校本课程,组建艺术、科技、体育、国际、生活五大学院,将选修、社团课程进行有机整合,设置50多门任意选修课和70多个社团,为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了基础。结合“十个一”项目的具体要求,为学生量身打造阅读菜单,每学期推出一节读书示范课,培养“悦读、好读、会读”的好习惯;建立保底日(周)记制度,鼓励学生记录所见、所闻、所想;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并鼓励校外艺术实践,打造了中华经典诵写讲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此外,学校还将“学会一项健康自护技能、一项创新技能、参加一次项目学习”等纳入“十个一”项目,发挥素养评价的指挥棒作用,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落到实处。
文/刘金震
新闻推荐
紫牛新闻6月9日消息,当日清晨,一头野猪悄然来到南京栖霞区迈皋桥老街,继而闯入老街260号一幢居民楼的三楼,二楼一位居民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