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煮鸡蛋,浙江常山县紫港中学老师张黎明坚持了10年,累计超过5万个鸡蛋,他因此被学生亲切地称为“煮蛋老师”。张黎明近日退休了,继任者接过他的爱心接力棒。虽然他不再做这件事,但学生却记着那熟悉的味道。
“被学生记住是做老师最大的成就,这是我教育生涯点点滴滴的积累,是我人生最重要的记忆。”张黎明说。
1200多个微信好友里
有700多个曾是他的学生
每天早上5时20分,张黎明和往常一样早早到达学校。40多分钟后,张老师就开始招呼:“同学们,来来来,吃鸡蛋了。”顿时,教室里一片欢呼声。
“张老师煮的鸡蛋,特别好吃,壳也特别好剥。”在学生们的眼中,张老师不仅是一个爱笑又贴心的长辈,还是个煮蛋“高手”。“做他的学生特别幸福。”
今年5月2日,是张老师的60周岁生日。“他已退休,但每天早上还是跟以前一样,早早就到学校。”学校门卫樊寿国对张黎明印象特别深刻。“教师队伍比较紧张,我就再代课两个月,自己也想和学生再多待一会儿。”头发有些花白的张老师解释说。
40年前从浙师大毕业后,张黎明就一直在教师岗位工作。说起煮蛋这事,他说这主要缘起自己的“好吃”。“我到校早,食堂还没有开饭,我就带了只电饭煲到办公室,每天煮面条、鸡蛋当早饭。”闻到办公室里飘出的香味,有些胆大的学生就跑去跟他说也想吃鸡蛋,于是张老师就一起多煮几个。后来,想吃鸡蛋的学生越来越多,他就索性让想吃的学生都把鸡蛋带来,他来负责煮。
就这样,办公室里的一角成了“厨房”。每周日晚上,学生们各自在鸡蛋上做上记号,画上专属的小花、小草、笑脸、动物图案,统一交给张老师。
每天早晨洗蛋、烧水、煮蛋,早自习上课前,张老师准时端着一个装满鸡蛋的大脸盆到教室,送到学生们的手中。“我们班都是体育生,体能消耗大,营养得跟上。”他说。
学生在吃张老师煮的鸡蛋。
这一煮,就是10年。
“我们都叫他“干爸”,他对我们一点也不嫌弃,每天坚持给我们煮鸡蛋,陪我们聊天,听我们吐槽。”紫港中学大多学生来自农村,半数以上的学生家长都在外打工,张老师的鸡蛋让学生“吃”到了父亲般的关爱。
如今,在张老师的1200多个微信好友里,有700多个好友曾是他的学生。
“张老师的数学课,就跟吃他煮的鸡蛋一样有味道”
“2006年紫港中学成立以来,张老师接手最多的就是体育班。“体育班虽然文化课基础差些,但他们思想活跃。”于是,张老师发挥他自己“武侠小说迷”的优势,把武术的招数结合到数学教学中。在张老师的数学课堂上,不断演绎着数列“七剑下天山”、三角“十面埋伏”的有趣一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起体育生的学习热情。
“上张老师的数学课就跟吃他煮的鸡蛋一样,特别有味道。”时值高考季,2012届高三(6)班班长崔钰莹回忆起当时他们班级的高考成绩,还是一脸自豪。“我们体育班,数学高考平均分也到了99.75分。”
如今崔钰莹在杭州创业,开了一家咨询公司。他时常会想念张老师煮的鸡蛋。
“我们不能辜负这么好的老师,当时就是抱着这个信念考出了好成绩!”崔钰莹说。那一年,他们班级的数学成绩位列全年级前列。
10年来,张老师累计煮蛋5万多个。这一个个蛋,释放出了无穷的力量,照亮了一届届学生的前程。
张黎明退休了
继任者接过他的爱心接力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受张老师的影响,紫港中学的年轻教师也加入了煮蛋队伍。年轻教师王志杰在和张老师搭班期间,和张老师一块儿每天坚持为学生煮鸡蛋。
“我们学校里的老师特别好,总能为我们想很多细节方面的事情。为了保障我们体育训练后能有热饭菜吃,学校特地还开设了体育生窗口。”高三体育班学生占志成直言,上完一天的课程,课后还要去进行体能训练,特别累,但想到老师的关爱,他们就仿佛有股特别的动力让自己坚持下去。
煮鸡蛋,炖银耳桂圆汤,包粽子……在紫港中学,这样的温暖一直不断,学生每天都能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各种关爱。“我们学校生源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偏科严重。”校长吴水良表示,但是近几年来,在衢州市同类学校中,紫港中学的本科上线人数却是最多的。“这些成绩离不开“煮蛋老师”的辛苦付出和暖心陪伴。”据浙江日报
新闻推荐
一边是油画,一边是篆刻 方寸之间,气象万千,带你了解工艺美术大师李守敬
半岛全媒体记者王一婷明媚五月,在教堂广场的市集上,会聚了不少岛城文艺界大师。他们用灵巧之手、灵秀之心创作了很多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