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见义勇为者获受益人补偿的双重意义

来源:南宁晚报 2021-06-11 05:15   https://www.yybnet.net/

■苑广阔

见义勇为跳江救人,自己却不幸溺水身亡。这种情况下,被救者是否要为此承担赔偿责任?近日,重庆江津区法院在该市首次适用《民法典》见义勇为损害救济规则,宣判了一起见义勇为人受害责任纠纷案件。(6月10日《工人日报》)

尽管再多的补偿,也无法挽回见义勇为者的生命,但是这种经济补偿本身,对于见义勇为者的家人,却是一种经济以及精神上的双重抚慰。退一步说,如果见义勇为者没有失去生命,而是身体受伤,那么来自受益人的补偿,对于他就会有着更为实际的意义。

这件事经媒体报道以后之所以引发网友们的关注,不仅仅因为该案是《民法典》颁布实施以后,重庆市法院首次依据该法典宣判的见义勇为人员受害责任纠纷案件,同时更是因为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意味着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将得到更多更好的保障。

在笔者看来,当地法院最终判决见义勇为事件的受益人向见义勇为者做出赔偿,至少具有了两个方面的社会意义。

一方面,受益人给予见义勇为者以经济补偿,这是对每个人的一种警醒,提醒我们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也要为别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负责。其实就该案件来说,见义勇为者溺亡的悲剧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关键就在于受益人当初的选择。仅仅因为一些生活中的琐事,两个女孩子先后跳江,尤其是在第一个女孩子跳江被救起以后,第二个女孩子竟然也跳了下去,最终导致见义勇为者在救她的过程中溺亡。作为成年人,应该能够明白自己鲁莽的行为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而现在被法院判决补偿见义勇为者,其实就是受益人在为自己当初鲁莽的行为买单。

另一方面,这样的判决有利于在全社会弘扬见义勇为精神和意识。我们以前常说不能让见义勇为者“流血又流泪”,但是在《民法典》颁布实施以前,基本上只能依靠道德上的约束和规范,即便也有见义勇为者一方把受益人一方告上法庭,要求经济补偿的,但是全国各地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判决并不统一。而随着《民法典》的颁布实施,其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因保护他人民事权益使自己受到损害的,由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受益人可以给予适当补偿。没有侵权人、侵权人逃逸或者无力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请求补偿的,受益人应当给予适当补偿。

这意味着受益人对见义勇为者进行经济补偿,已经从原来的道德要求,变成了一种法律强制要求。事实上,我们当然希望在见义勇为事实发生以后,受益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对见义勇为者及其家人进行必要的经济补偿,但是现实中并非人人都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把其上升为一种法律要求,予以明确,就显得很有必要。

新闻推荐

江苏“八大民心工程” 稳就业提待遇

本报讯(记者黄洪涛)新增公益性岗位7000个、开发5万个见习岗位、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3.6万人次以上……江苏省人社厅近日...

相关推荐:
又到世界献血者日2021-06-11 02:09
猜你喜欢:
工地上迎端午2021-06-11 04:53
雨落心田2021-06-10 23:36
评论:(见义勇为者获受益人补偿的双重意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