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过端午节,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流传许多故事传说,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本报在此整理了部分端午习俗,以飨读者。
赛龙舟
鼓声三下红旗开
两龙跃出浮水来
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寻找他的真身。如今,端午前后几天,大江南北都要赛龙舟。赛龙舟又称龙舟竞渡,在中国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了,现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吃粽子
五色新丝缠
角粽金盘送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沿江苦寻屈原踪影,又害怕江鱼吃掉屈原,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中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由此风习相传,人们为缅怀屈原,每年五月初五这一天便以粽子投江。
挂艾叶
五月五日午
赠我一枝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民间认为艾草还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间挂艾草于门上,相沿成俗,遂成端午风俗。菖蒲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菖蒲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回首建党百年 小华陪你品经典074 亲爱的党,亲爱的兄弟们 亲爱的同志们,永别了 电影《狼牙山五壮士》
《狼牙山五壮士》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该片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事件写作的,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