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端午民俗“潮”起来

来源:绵阳日报 2021-06-15 07:00   https://www.yybnet.net/

粽子好吃,怎么包?香囊精美,怎么绣?

古人端午节还有啥活动?

今年端午节假期,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火了;在民众的积极参与中,传统习俗走出纸面,活了。

“拇指和食指把粽叶卷出一个小窝,在窝里放糯米,一定卷紧,防止漏米。”端午节前一天,山西省太原市太山博物馆内,在身着汉服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二年级小学生丁睿怡和她的妹妹正认真地包着粽子。

远处传来轻柔的音乐和解说:“甜甜的粽子满含淡淡的忧伤,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当天,姐妹俩还在太山博物馆体验了端阳茶会、绣香囊、编五色绳、画彩蛋、用雄黄粉画额。丁睿怡的妈妈说,以前孩子对端午节习俗的了解停留在课本上,只有体验一圈,才能“刻在脑子里”,这是文化传承的基础。她们已经连续两年在端午节参与民俗体验活动了。

提起传统技艺和习俗,大家一度认为它们守旧难懂,便敬而远之。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副馆长崔晓东说:“表现形式要更加灵活,让大家在游玩中了解传统技艺和习俗,这是文博机构和文旅行业应该认真去做的事情。”

端午节期间,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将端午民俗和非遗手工技艺相结合,带游客感受碑刻传拓非遗技艺,让他们自己拓印石碑,并装裱起来。记者边采访边体验,古朴的房间、古典的音乐、早就备好的专业工具、老师耐心的讲解,让操作传统技艺成了舒服的经历,给人留下美好的回忆。

“民俗活动现在成了太山博物馆的一张名片,我们甚至实现了‘以活动养活动’。”太山博物馆馆长张志敏介绍道,关键是博物馆要精心设计和服务,让游客对于传统文化有良好体验。太山博物馆将各个节日的传统民俗设计成有趣真实、能参与互动的民俗活动后,文化传播效果很好,客流量也大大上涨,门票收入在几年内翻了好几番。

传统文化和礼仪从业者青林和她的团队也忙得不可开交。她们受邀为多个景区的游客表演端午祭祀、沐兰汤、画额、端阳茶会等传统习俗,将停留在壁画、史料和文物上的场景复原,还专门给观众留了互动和体验的环节。而就在数年前,她们的活动还引人侧目。

“从业多年来,我能明显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对传统文化和传统习俗感兴趣。”青林说。(新华社太原6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尝试利用降雨、降温等有利条件 云南将助北迁 亚洲象返回 适宜栖息地

本报讯记者13日从云南北迁亚洲象群安全防范工作易门县现场指挥部了解到,云南将尝试利用降雨、降温等有利条件,通过科学...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端午民俗“潮”起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