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 梁卫平
父亲从小家境贫寒,衣食无着。因生活所迫,父亲两次跟随爷爷闯关东。干铁匠,做鞋工,吃尽了苦头,受尽了侮辱。父亲从小没进过学校,但钟情于读书写字,常常因为偷听私塾先生讲课,耽误了耕地放羊,而被奶奶打骂。爷爷会做毛笔,父亲就用毛笔蘸着水,在桌上写字,所以练就了一手工整漂亮的蝇头小楷。战争年代,父亲上过抗大山西分校。解放后,父亲念过干部文化速成班,他对自己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墨水很有数,深知没有文化的害处。因此父亲对我们学习抓得很紧。只要在家,总是督促我们做功课,教我们练毛笔字。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父亲从事国防军备工作,有严格的保密性质。大半年时间,父亲都是在外地。他每次去哪里,呆多少天,我们从不知道。而每次夜晚时分回到家,父亲会非常疲惫地倒头就睡。后来父亲去世后,我们才知道,父亲在外面常常几天几夜连续工作,由此患了严重的高血压病。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去朝鲜运送过军用物资的父亲,是我们上小学时学校的校外辅导员,每年都要去学校给学生讲打鬼子的战斗故事。那些故事,都是父亲战争年代北上南下出生入死亲身经历过的场景。每当听着父亲声情并茂地讲述,我们深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和骄傲。
新闻推荐
据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七国集团峰会6月13日在英国西南部康沃尔郡闭幕。峰会期间,多国媒体和人士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