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垃圾清运不及时,到预付式消费退费难;从拖欠工资,到社区医院资源不足,一件件看似琐碎的小诉求,却是市民生活中的大难题。经过对群众反映诉求的大数据分析,北京“算”出百姓反映最集中的12类主题27个民生痛点、治理堵点,开展“每月一题”专项治理。
问题直接关涉群众的基本利益,解决问题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所在。但在为民办实事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长期得不到解决的老问题,有一些随着社会发展出现的新矛盾,都是不动真碰硬就啃不下来的硬骨头。
只有啃下硬骨头,才能真正解决问题,也才能赢得群众一如既往的支持与信任。 “每月一题”机制,是主动治理、未诉先办的重要抓手。什么是主动?涵盖了住房、教育、医疗、养老、交通、市政等27个民生问题,都是主动挑出来的硬骨头。不避讳硬骨头的存在,有一个认一个,是一种执政清醒;迎着硬骨头而上,不把问题留给未来,是一种担当。
既然是硬骨头,就要一个一个地盯、一块一块地啃。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硬骨头是哪块就啃哪块,影响城市发展的硬骨头在哪里就去哪里啃。从这个意义上讲,“每月一题”机制给各级党委政府明确目标的同时,也为啃下硬骨头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为超大城市重点和难点问题的治理闯出了一条新路,是治理能力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生动样板。
一块接着一块地啃,月月见成效,每个参与啃硬骨头的人都会觉得值,也会坚定继续啃下一块块硬骨头的决心。把硬骨头啃下来了,人民群众就会给出一个高分。 贾亮
新闻推荐
川渝两地首次联合招商在上海推介电子信息等6大产业本报讯(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罗之飏)6月17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全球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