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内 百态社会 今日财经 今日股市 今日国际
地方网 > 焦点 > 今日国内 > 正文

航天员上太空吃什么?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冰淇淋甜点也管够

来源:澎湃新闻 2021-06-18 07:33   https://www.yybnet.net/

6月17日18时48分,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飞行3个月,航天员在太空吃什么?

请胖友们放心,有一种饿,叫祖国妈妈觉得你饿。

中国空间站的食物可谓“太空一绝”,目前食品种类超100种,不仅分主副食,还讲究荤素搭配,甚至有川菜,鱼香肉丝、宫保鸡丁应有尽有,想吃冰淇淋甜点也管够。上月底,“快递小哥”天舟二号给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送来了第一次太空补给,一口气运了160多件“包裹”,总重达6.8吨。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系统主任设计师杨胜介绍,为了方便航天员在太空里的“衣、食、住、行”和工作,要为他们备足各种物资。

这些“包裹”中,就有宇航员的干粮。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我国空间站的食物绝对称得上“太空一绝”,让人隔空垂涎。据人民网报道,航天食品有不少传统中式菜品的身影,具有明显的中式特色。食物不仅有主副之分,讲究荤素搭配,更有独特风味,甚至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都出现在了航天员的美食列表里。

而且,这两个菜品还是“老前辈”了。据央视网介绍,早在2002年神舟四号发射时,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的航天餐就已经研制成功,和前者同期毕业的还有餐后必备——清香四溢的绿茶,它们都陪杨利伟在2003年一起登上了神舟五号。

在遨游宇宙的21个小时里,杨利伟吃了三顿饭。红烧肉、鱼肉丸、红焖素鸡……爱吃的一个都没少。对于一个吃货大国,我们的航天餐怎么可能止步于此呢?2005年的神舟六号上,加热器一带,航天员不仅吃上了热腾腾的饭菜,饭后还有冰淇淋甜点吃,40多种食品,顿顿不重样。

但祖国妈妈还是摇了摇头说:不够,再加!

到了神舟七号,虽然飞行时间和神舟六号一样也是三天,但食品种类整个翻了一番,到了近80种。还搞起了“私人定制”。山西的景海鹏去太空,老陈醋管够!

“神九”“神十”“神十一”甚至吃上了粽子。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食品种类已经增加到了100多。

回顾下祖传的太空“干饭”名场面:神州九号航天员刘洋三探苍穹(神六、神十、神十二)的航天员聂海胜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神舟十一号航天员陈冬(左)、景海鹏(右,也曾是神七、神九航天员)

当然了,终究是要走到种菜这一步的:神舟十一号种起了蔬菜

不过,虽然“太空食堂”的食品种类多,但每种都是严格按照航天食品标准条件研制生产的。

首先,航天食品要求营养丰富且均衡。

第二,要求“一口吃”。最好是固态、无骨、小块且全部可食的,不能有残渣,不能留下太多难以处理的餐余垃圾。

第三,非常重要,必须尽量保证航天员的食欲,比如,“神十”的菜单就开始根据宇航员口味最大程度个性化。

2016年的“神十一”,在自主飞行段,考虑到航天员可能食欲不佳,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为他们配备了粥等清淡的食物;等正式入驻天宫二号后,航天员又享受到了一日三餐,吃饭时间与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产品,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五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

此外,考虑到中期飞行航天员的身体状态变化,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还结合中国医学食疗食养的理念配置了相应的食品,使航天员有更好的体魄完成工作。

2016年,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介绍称,航天食品的保存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但不含防腐剂,是安全可靠的,可以在美味可口的同时为航天员提供充足的能量和营养。

这一次,为了给神舟十二号的三位航天员提供完美“太空食堂”,咱们的“快递小哥”天舟二号把“冰箱”都送上去了。为了保证“货物”不变质,天舟二号携带了一个超级“冰箱”——低温锁柜,由特殊的纳米气凝胶材料制成。

除了生活物资外,天舟二号还带去了推进剂。在对接期间,天舟二号将为核心舱进行推进剂加注与姿态控制。值得一提的是,天和核心舱推进系统实现了完全自主补加,不再需要地面指令干预或是航天员的辅助。

此外,天舟二号还带去了实验设备、实验资料等物资,等着三位宇航员在轨取出并安装。

面对如此多的货物,如此繁杂的处理工作,空间站又将如何管理呢?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系统主任设计师杨胜介绍,空间站将地面的物流技术也应用其中。借鉴国内物流先进的管理技术,航天员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便能获得货物的位置信息和产品信息,同时该系统对产品信息的库存数量还能做到动态掌控,让空间站货物一分一厘的变化都记录下来,从而确保航天员的工作生活更轻松便捷。

看到这里,热心网友们已经开始点菜了。来源|观察者网

原标题:《最重要的问题来了:上太空,吃什么?》

阅读原文

新闻推荐

他们从北京来,为了这份“手写许可证” 安徽首份“手写许可证”昨正式被国家博物馆接收

本报讯6月17日上午10时,合肥报业传媒集团举行了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捐赠仪式,见证2020年抗“疫”历程的安徽省首份“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专业培训促发展2021-06-18 07:32
评论:(航天员上太空吃什么?鱼香肉丝、宫保鸡丁 冰淇淋甜点也管够)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