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云儿
拍的是冰球,讲的是教育;看点不仅在冰场上的孩子们,更在场下目不转睛的家长们。纪录电影《冰上时刻》以三位冰球少年为主角,展现了围绕冰球展开的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导演刘汉祥说,虽然冰球目前还算一门小众运动,但片中折射出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普遍性,让每个观众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一
刘汉祥这些年来一直钟情于拍摄儿童题材的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夏日流动影院》《少年,少年》是他的“少年三部曲”。拍摄《冰上时刻》,一方面是对儿童题材创作的一种延续,另一方面也来自一位父亲的爱和焦虑。
“我想拍一部纪录片,去看看城市里高等教育背景下的家长们,是如何去教育孩子的。除了思考,我还有自己的压力。2017年我女儿出生,作为一个新手爸爸,我不知道该如何陪伴她,如何教育她。种种问题摆在眼前,意味着她将会和我经历截然不同的童年,我感受到了强烈的压力。”刘汉祥说,恰巧,当时有个孩子的母亲邀请他去看孩子们打冰球。看见六七岁的孩子在冰上拼搏,此前对冰球一无所知的他认识到了冰球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想要记录的故事。“我想要以冰球为突破口,去讲述他们的人生。”
《冰上时刻》的主角,是三位出生于2009年的男孩,他们都是北京一支少年冰球队的前锋,故事围绕他们的冰球生活展开。其中,于力凡的爸爸承担起了“家庭教练”,每天监督训练,要求严苛;曲瑞晨的妈妈为了能让孩子接受更好的训练,把孩子转到一所拥有自主冰场的国际学校;翟子男的父母也努力为他争取更多上冰时间和更好的训练……冰上冰下,孩子家长,两番光景,不同滋味。只是当作爱好特长还是往职业发展?是留在国内还是出国深造?对于未来大家有着各自的担忧。
二
《冰上时刻》虽然拍的是孩子们正在练习的这一运动项目,但视角却主要聚焦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刘汉祥坦言,虽然一开始冰球的确是吸引到他的一大因素,但在看过孩子们的多次训练和比赛后,他有一个越来越强烈的感觉,那就是通过打冰球展现出来的这些孩子背后的家庭教育,有着强烈的叙事张力和值得被记录的意义。“这些父母选择让孩子打冰球,不是说想让他们当职业运动员,而是出于教育考虑,把打冰球当成一个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想看看这些有着良好教育背景的父母,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刘汉祥经过长时间的调研后,直到2018年下半年正式开始拍摄,一直拍到2021年。因为经费有限,拍摄团队最多的时候也才四个人:一个导演,一个摄影,一个摄影助理,一个制片。
“平时我们看足球赛,现场直播有十几台机位都很正常,但我们只有两台机器,只能先拍一个全景,再拍一个中近景或跟踪镜头。还有一台机器要拍家长反应、教练反应,遇到一些临时的意外情况等,都得捕捉到。”刘汉祥笑言,因为人手不够,拍摄时他也得变身摄影师。
整个拍摄过程中,几乎每个周末刘汉祥都会去拍孩子们训练、比赛。寒暑假时孩子们出国集训,团队也会一同前往跟拍。为了尽量不打扰拍摄对象的正常生活,进入孩子们的家庭拍摄时,最多只有两个人。
三
三个孩子都是出于热爱而成为冰球少年,但在追逐梦想的过程中,取舍、抉择、成长也在悄然发生。翟子男前往加拿大深造,离他职业球员的目标又接近了一步;于力凡选择在国内发展,参加了北京市少年队的选拔,他和爸爸的关系也不再像影片一开始时那样剑拔弩张;曲瑞晨则在要不要出国打球的选择中纠结不已,异国逐梦就意味着割舍亲情……
影片结尾时,三个孩子都有了令人欣慰的成长,和父母的关系也让人倍感温馨。“这部影片虽然家长的视角好像偏多一点,但我们能看到孩子成长的脉络,而且家长也同步在成长,这是我非常强调的。”刘汉祥说。
新闻推荐
新华社天津1月29日电(记者王珏玢周润健)“新年到,真热闹!”年关临近,千家万户盈满了过年的喜气。廿八、廿九、初一……一些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