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家名片邱亚夫,1958年生人,山东济宁市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同时担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商业联合会会长,山东省厚道鲁商促进会首届会长。现任如意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邱亚夫带领下的如意集团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棉纺、毛纺直至服装品牌的两条完整的纺织服装产业链,旗下企业已遍及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集团拥有国内A股和日本东京主板2个上市公司,20个全资和控股子公司,13个品牌服装企业,30多个国际知名纺织服装品牌,5000家品牌服装零售店,位列中国企业500强第282位。点击查看原图今年年初,如意集团从欧洲投资巨头JAB 手中收购瑞士奢侈品公司Bally控股权的消息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能从复星国际、赫美集团、七匹狼等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许多人对这个偏于一隅、曾经的“济宁毛纺织厂”产生好奇。
有人比喻,纺织过程就是一个大合唱的过程,但这个过程需要一个总指挥,而邱亚夫无疑是如意人心中的总指挥官。4月8日下午,在如意集团总部大厦,邱亚夫首次向媒体公开了收购Bally的细节。谈到兴处,邱亚夫说:“如意未来的路途漫长,但永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而对其个人而言,在商界拼搏半生的邱亚夫,似乎也同那位永远的跑者“阿甘”一般,永不停步。记者徐晓阳
危难时刻显身手
4月8日下午,如意集团总部大厦里,邱亚夫把采访地点选在公司九层的一座室内中式凉亭前面,他的面前是一张传统四角中式镂花木桌。
济宁位于鲁西南地区,800年前当地人在途经济宁的运河上建起一座座水闸,以此来提闸放水,解决南北通航的问题。1958年邱亚夫出生在运河边的小闸口,鳞次栉比的店铺,南来北往的商家给邱亚夫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1972年,国家投资800万成立鲁西南唯一的一家毛纺织企业——山东济宁毛纺织厂,这也是如意集团前身。1975年,17岁的邱亚夫进入工厂当了一名工人,自幼生长在运河边的他血液里有着更多的不安因子,19岁当车间主任,24岁到西北纺织工业大学读书,从调度员、车间主任、厂长助理一路成长。
历经几位负责人,1997年邱亚夫成为如意集团的第四代掌舵人。“我们当时的产品极其缺乏市场竞争力,我们生产一件西装的重量是1.2公斤,这个重量相当于国外三件西装的重量,根本没法跟人家比。”邱亚夫谈起当时这样描述道。
为提高市场竞争力,上世纪90年代国内掀起市场经济的热潮,中小企业被推向市场,国有体制改革迫在眉睫,上任伊始的邱亚夫也在此时进行大刀阔斧改革,济宁毛纺织厂转身变为今天的如意集团。
1997年的中国纺织行业流行这样几个口号:“砸锭”“分流”。国内纺织行业毛纺织产品严重过剩,国家准备压掉1000万锭落后的纺织设备,分流近261万下岗职工,上任后的邱亚夫再次迎来企业生存的另一个难题。
“当时的如意年销售收入是1.7亿元,但是职工却有将近3200人,冗杂人员近1200人。”上世纪90年代的如意集团面临着产品销售困难等境地。此时的邱亚夫39岁,这个年轻人立志要实现公司1200名职工的再就业。
“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
翻看如意集团的官网,首页是一个短小的古老纺织工艺纪录片,带着浓厚的历史感,也正如如意这些年的发展史。
“我身上肩负的不只是公司的发展,还有公司3200名兄弟姐妹养家糊口的问题。”上任后的邱亚夫,改革企业落后的发展工艺、设备、技术等成为了首要任务。
1998年,美国投资高达二亿美元的影片《泰坦尼克号》成为电影史上第一部票房收入超十亿美元的电影。如意的发展史也像一部影片一样拉开剧目。
改革迈出第一步,邱亚夫选择对标国外发达的工艺、技术、设备。“搞纺织又不是搞原子弹。没有经验,学嘛;没有人才,请啊;没有市场,找喽!”邱亚夫坚定地认为没有什么是攻克不了的,这在其日后的全球化收购战略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带领200人次中层干部赴欧洲、中国香港等地考察,30天跑了49家纺织业著名企业。“见到人家的产品和技术才知道自己有多落后。”“自古华山一条道,往后退只有死路一条。”多年后,邱亚夫这样形容当时的情景。就在全国毛纺产能大量过剩,大批企业停工的时刻,如意投资2亿元,引进国际先进设备,将落后设备工艺全部淘汰,邱亚夫一门心思开始钻研新的纺织技术、工艺。
事实证明,如意倘若当初没有选择锐意改革,或许早已被淘汰。两年后,邱亚夫带着产品去米兰参加展览,国外订单价格翻了一倍。“那一年我们全年实现了1200万利润,我把挣来的钱分到那1200名职工手上的时候,心里沉甸甸的担子也终于落下了。”邱亚夫回忆起当时说道。
国际化并购路上的时尚变局
上世纪90年代邱亚夫带领如意打破了中国纺织业生产不出高端呢绒面料的历史,2010年,如意研发的新型纺纱技术——“高效短流程嵌入式复合纺纱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建国以来代表中国纺纱技术领域最高水平的国家级奖项,也是中国纺织工业60年来第一次获此殊荣。
有句话说:心智决定视野,视野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命运决定未来。改革中的如意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途中的邱亚夫也正在谋划着另外一场变局。
4月8日下午,在如意总部,一个标有“路嘉纳”中英文标志的建筑赫然立在总部大厦右侧。
“路嘉纳”是一个1945年在意大利创办的高级手工定制品牌,顾客一直以贵族、政界、商界名流为主,1998年由如意收购引入中国,这只是如意国际化并购版图中的一员。
“高端奢侈品牌创造需要很漫长的历史。”走全球并购之路成为了邱亚夫快速提升品牌影响力的战略选择,“我们认为自己不行,就走出去,去整合全球资源,寻找一些能为我所用的企业和品牌。”邱亚夫说道。
2010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邱亚夫在此时用40亿日元收购日本第一男装品牌RENOWN公司,这是中国纺织行业企业第一次收购一家在日本主板上市的日本公司。
此后的如意便开始了堪称“疯狂”的海外并购。2016年10月,如意集团13 亿欧元收购法国时尚轻奢品牌Sandro、Maje、Claudie Pierlot母公司SMCP公司80% 股份,成为目前中国时尚领域金额最大的并购交易。2017年3月,如意集团再以1.17亿美元收购YGM贸易旗下的英国百年风衣品牌雅格狮丹。
打造中国的时尚之都
今年年初,如意从德国Reimann 家族掌控的欧洲投资巨头JAB 手中收购了瑞士奢侈品公司Bally 的控股权。能从复星国际、赫美集团、七匹狼等众多知名品牌企业中脱颖而出,这个来自济宁的全球纺织服装企业在国内外引起了轰动。
4月8日上午,邱亚夫首次公开了收购BAL-LY的细节。“我们的出价排在第四位,论价格我们并不是最高的,但是我们成为了最后的赢家。”邱亚夫透露,收购的企业并不是要给予他们多少资金,进行怎样的管理和整改,要给予他们真正缺少的。
截至目前,在巴黎、米兰、伦敦、东京四大国际时尚之都,如意均设立了国际领先的设计研发平台。旗下拥有的品牌涵盖全球多个国家的13个子公司和几十个品牌,在国际奢侈品品牌百强企业排位中位居第16位。
在如意官网上,分列了四个板块:如意、科技、时尚和可持续性。如意人把“如意”定位企业价值理念,而科技正成为其核心竞争力,时尚和可持续性正成为如意新的版图中不可或缺的一块。
“未来的如意不会停止向时尚界的进军,并购也不会停止,我们要打造一个中国的时尚之都,虽然路途可能十分漫长,但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论语》中曾说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邱亚夫的千亿级时尚品牌之路也将继续。
新闻推荐
4月10日,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IPRdaily中文网发布“中国互联网100强企业发明专利排行榜”。刚刚回归A股并交出亮眼财报的360集团以历年发明授权专利2281件,超越百度名列第二,在国内A股上市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