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回来后,眼里闪着亮光,“没想到你们干得这么快 、这么好!简直像变魔术。”老板又给了一个新任务,在他筹备另一个旅馆开业期间,由孔世杰夫妇负责这个旅馆的接待工作。
“活儿不固定,无法算工资,最后一块儿冲抵你们的房费好了。”“这样的活儿非常适合我们,反正我们也想在加拿大多住一段时间。由于经费紧张又不愿增加孩子的负担,咱们总是犹豫,今天的打工拓宽了我们的思路,用打短工的方式完全可以渡过难关啊。”听李心培这么说,孔世杰爽快地同意了:“方针定下来,行动就得跟上去。我们首先到经常去的地方,比如超市 、街头公园 、公共场所等加强观察和信息采集,从而进一步了解当地人文和生活。”加拿大流行一种“老人工”,就是农场主忙时,联系在家没事的老人,特别是从中国来的老人干些轻活儿。可这样的打工方式对孔世杰夫妇并不适合,因为,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旅行及与此有关的事情上,游览美景,参观古迹,了解风土人情,体验社会生活,打工当然也是一条很好的途径,但不能影响“主业”。
孔世杰觉得,时间短 、收益高的打工方式应是首选。
一天,他们看到一家商店门口有高中生扛着大牌子搞新产品促销。那位高三学生告诉他们,自己看中一件夹克衫,家里不给买,就出来挣。这种活儿比较苦,要扛着牌子不停地走,还要向行人介绍,最终得把行人领进商店,至于行人是否购买就不用管了。“一天干7个小时,能赚140加币,是个不错的活儿。”李心培还没高兴多久,孔世杰就告诉她,那个学生扛了3个小时牌子,肩膀脖子疼得很,赚了60加币,买了夹克,看了一场电影,还能剩一周的零花钱,“辞职”不干了。李心培和老伴商量:“既然他不干了,这个活儿咱俩是能轮着干的,你扛一个小时我扛一个小时多好啊。”孔世杰坚决不同意:“你有腿疾多年了,不能扛着这么重的牌子走。”李心培说:“那你扛着走,我在旁边给你吆喝。还剩4个小时,怎么也坚持得下来,能拿80加币,够我们半个月的饭费呢。”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