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群
“没事儿,没事儿(meishei,meishei)。”“卡!”导演韩克打断了男一号刘爱军。“又错了又错了,是事儿(sheir)不是shei。再来一遍,这回肯定行。”
7月23日,蟠龙梆子摄制剧组正在钢城区辛庄镇北泉村拍摄乡村电视剧《二妮的山村梦》,一句看似简单的台词,在韩克频繁的“卡”声中拍了9次才过。
这部剧开机后,面临最大的困难之一就是演员大部分不会说普通话,因为普通话讲不好着实闹了不少笑话,让韩克很是头疼。
韩克是辛庄镇下陈村一名农民,2004年,年仅17岁的他担任了蟠龙梆子剧团团长。蟠龙梆子是一个地方小剧种,多年来一直靠承接一些小型演出及庙会维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演出市场需求量逐步降低,再加上剧团人才匮乏,老龄化严重,剧团发展遇到了瓶颈。韩克明白,自己不能仅仅做张嘴开唱的民间艺人,他必须担负起整个剧团的运转和发展,实现蟠龙梆子的重新振兴。
2009年,韩克陆续将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老头也疯狂》、《钓鱼岛style》等上传到互联网,一时风靡网络,极大提高了韩克和蟠龙梆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了解决创作能力不高、演员素质较差的问题,2014年,韩克以创作微电影为突破口,先后创作了《养老榜风波》、《父亲是个农民工》、《土豪爹的婚事》、《十五的月亮》等作品,荣获诸多奖项,其中《十五的月亮》入围北美洲国际微电影节并在加拿大进行网络展映,创作演艺水准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这几年,韩克带领蟠龙梆子积极推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大力拓展了演艺、影视、网络、庆典等产业项目,带领着剧团从小到大,从解散到重组,从山村到城市,从单调到丰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慢慢站稳脚跟。韩克连续6年走上中央电视台,其作品网络观看点击量近6000万次,很多群众对他的作品津津乐道,韩克本人也被授予“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山东省齐鲁文化之星”等荣誉称号。
随着时代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资拍微电影,在微电影中尝到甜头的他却认为转型势在必行。
2015年,韩克萌生了拍电视剧的想法,仅用4天时间就拿出了剧本提纲。韩克告诉记者,《二妮的山村梦》就是以践行群众路线、“三严三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大背景,塑造二妮这个敢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农村基层党员形象。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在这里拍摄,韩克说,北泉村的老槐树、老宅都很有文化底蕴,这个村里的整体基调,特别符合所拍电视剧要求。
除了普通话,让剧组备受困扰的还有资金问题。虽然前期所拍摄微电影《十五的月亮》在亚洲国际微电影大赛中拿到了奖金,再加上来自多方面的支持,但是这些钱对于拍一部电视剧来说犹如杯水车薪。他带头拿出多年的积蓄,剧组其他人也慷慨解囊,终于凑齐了170万元经费。
这部只有20集,普通剧组两三个月就能拍完的电视剧,韩克却计划用一年的时间拍完。拉的战线越长,拍摄成本自然增加。为了节约成本,韩克既当导演,又兼编剧、制片人、演员、摄像、后期,就连片头曲也是自己唱,因为身兼数职,所有环节都得考虑周密,韩克忙得团团转。在韩克身边,还有一位免费“助理”,就是他的妻子刘秀珍,她包揽了剧组的杂务。由于资金紧缺,剧组能省则省,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这部戏的拍摄用韩克的一句话来说就是“170万干了1700万的活”。
如今,《二妮的山村梦》拍摄已接近尾声,拍摄完成后,将在山东电视台上映。对于未来,韩克和他的剧组充满了信心。他说:“我要让别人知道,只要想干肯干,农村人也能出大导演,也能拍好电视剧。”
新闻推荐
□春阶赵准整理在微信群访中,熊召政先生一上来就跟群里的记者打招呼:“我虽然没有看到过你们,但我能感受到你们的存在。”有记者提出,很多作家挖一个朝代就不断挖下去,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