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
提示
上次,他劈砖
左手按砖,右手抬起,手落砖断!
他叫魏骁勇,35岁,川大副教授。去年“科学工程实践”课上,他运用物理原理单手劈砖的一幕,被学生拍成视频发到网上,颠覆了对教授的印象。
这次,他刷脸
老师上课前对教师进行拍照,照片上传系统,系统识别出每个学生面部特征,系统完成自动签到。
人们常常把凭借“熟脸”进出,戏称为“刷脸”。如今,“刷脸”这一幕在四川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成为了现实。
只需要老师在课堂上拍张照,这个班级的考勤就可以通过电脑和网络自动完成。曾因上课劈砖讲解物理的川大计算机学院副教授魏骁勇,因为这个“人脸识别考勤系统”又火了!
老师拍张照 就完成点到
这套系统是如何运行的呢?魏骁勇昨日向记者作了详解:
每次上课点名时,任课老师只需要对教师进行拍照。随后照片需要上传到系统内,计算机会自动将不同角度的照片进行合成,对学生位置进行定位,并从中识别出每个学生的脸部特征。
在此之前,根据人工搜集到的学生信息填写表格,点名系统为每位学生自动生成一个账号。学生使用账号登录点名系统网站,然后找到自己的照片点击确认,就可完成签到。
初次使用后,计算机就能够开始自动签到。经过六节课以上确认后,通过人工智能学习,系统才能够将学生的样貌和信息准确挂钩。到期末就自动生成出勤情况。
他说研制“考勤系统”不为点名
魏骁勇曾是学生口中“英文授课里面劈砖最好的,上课劈砖里面英文最好的,英文劈砖里面上课最好的”的老师,与上课劈砖讲授物理相比,研制这套人脸识别考勤系统与魏骁勇的专业研究更有关系。“多媒体计算”是魏骁勇的研究方向,这是一项使用计算机综合处理视频、图像等不同类型媒体信息的技术。
与微博上所述不同,魏骁勇解释,研究这套考勤系统“真的不是点名用的”,其初衷“一个是为了好玩,一个是搜集科研数据。”该系统开发中用到的技术,也正好是跟当时教授的几门课相关的。
2010年,魏骁勇就开始开发这一系统,2011年3月正式开始使用。魏骁勇说,刚开始只在自己的班上用,后来才扩大到学院内20多个班。甚至有其他学校来询问这套系统,但魏骁勇坚持拒绝为“一切以强制点名为目的课程”提供服务。
上学期间 爱逃课去上自习
“我从大一开始就逃课。”魏骁勇说,自己曾是个爱逃课去上自习的学生,当时班主任对他说,只要把系里8个老师全部说服,就同意他不上课。而他带着课题见了所有老师,竟真的说服了他们。
在香港城市大学拿到博士,回到四川大学任教后,魏骁勇自己上课从不点名,甚至还因此遭到过学生的“抗议”。
35岁的魏骁勇在学生眼中一贯很“潮”。在他的微博上,转发有《水果忍者》和《割绳子》的技术比较等等,少有一本正经的学究,更多是生活中的新鲜知识。
系统发现:坐前排的 成绩好些
魏骁勇说,这套系统中,最核心的是“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两大技术。
“数据挖掘”,就是让计算机从一大堆原始数据中,通过寻找其规律,提炼出具有潜在价值的一些信息。通过“刷脸考勤”系统,计算机将收集到的信息加以处理,为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研究提供数据。
魏骁勇举例:人们常觉得坐前排的学生成绩比较好,但不同的研究者却有不同的结论。魏骁勇说,1年多来,人脸识别考勤系统积累了大量数据,通过数据发现,坐前排的同学确实成绩要相对突出一些。
通过系统得到的大量数据,研究者可以描绘出整个班的社交网络。谁和谁玩得好,谁比较独立……魏骁勇介绍说,这不但能为社会学研究提供数据,也反过来提高了人脸识别的正确率———我们都有认错人的时候,计算机也会。如果系统一时没能识别出某个学生,就会通过社交网络,综合周围同学的位置情况,做出相对准确的推断———这也是利用了“人工智能”。
新闻延伸
如何“刷脸”?
提取80多个点 红外光扫描
通过人脸识别门禁进行身份验证,只要站在一个普通电话机大小的门禁前,头像随即显示在门禁的小屏幕上,内置的识别系统扫描了人的脸部特征确认身份后,门禁便自动打开,整个识别过程只需一秒。目前人脸识别技术大多使用于安防领域。
人脸识别系统基于“三维立体”的识别方法,在人脸上提取了80多个关键点,包括眼角、下眼睑、鼻尖、嘴角和轮廓点等,此外还有上千个辅助点。区别两个人,主要是靠这些点间构成的相互关系。因此,换发型或没刮胡须等脸部装饰的改变,不会影响系统的识别效果。用照片或者脸部蜡像,能骗过人脸识别系统吗?人脸识别系统采用的是红外。在红外的“眼睛”里,人体皮肤与蜡像表面和照片,在温度、反光率和折射率方面均有区别。人脸识别系统通过算法可以对其中的差别进行区分,以确保对生物活体进行识别。
美国知名科技博客网站Engadget预测,2013年,人脸识别技术会成为改变世界的第二大技术,排在第一位的是3D打印技术。(解放日报)
技术应用:
□去年9月,谷歌一项名为“基于人脸识别登入计算设备”的专利技术获批。如果人脸与“预先设定的身份认证信息”相匹配,那么用户就可登入设备,获取设备中存储的信息。
□三星Galaxy S3手机就拥有一个“人脸识别解锁”应用,允许用户用自己的照片来解锁手机。
□一家三口人各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通过智能电视的人脸识别功能,电视自动整理出用户喜欢的频道。
□去年,“脸谱网”推出应用人脸识别技术的手机拍照应用“KLIK”,能在拍照过程中自动将拍摄对象的身份从画面中识别出来,并迅速分享到社交网站。
魏老师发明的“刷脸”机,其实就是人脸识别技术在民间的简单应用。人脸识别技术,就是通过摄像头和计算机,把一张人脸和身份信息对应起来。
▲人脸识别步骤:“三维立体”识别法,逐步扫描、提取人脸上80多个关键点,靠这些点间构成的相互关系区别不同的人。
新闻推荐
“当我们尝试一些新鲜、不同的事情时,大脑皮层会做出反应。”美国匹兹堡大学的一名神经生理学家如是说。很多神经通路在大脑中运行,这些通路被称为树突,它们像树枝一样盘根错节。当你碰上一些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