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企业‘出生 ’在北美,三年前将全球总部迁至香港,而目前最重要的增长市场在内地。”作为一名欧洲人,东风英菲尼迪汽车总经理戴雷说,中国领导人坚定推进改革 、致力于营造创新环境,让人有理由相信中国乃至亚太的发展潜力。
这代表了论坛上中外经济界人士的一种普遍看法: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固然面临挑战,但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经济体量更大,为各国提供的发展机遇只会更多,不会减少。
中国政府已经明确,将着力打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 、公共服务“双引擎”,从而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新常态并不意味着传统增长引擎失去动力,旧的经济增长点经过转型仍能发挥作用。”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陈兴动评价说。
目前中国公共设施水平仅为西欧国家的38% 、北美国家的23%;公共服务甚至比部分和中国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经济体低10%。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部门的一项研究,到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增加2.5亿至3亿,到2025年世界最大的600个城市中将有200个在中国。
这些数据说明中国基础设施等领域仍存发展短板。经合组织秘书长古利亚说,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会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广阔的国内需求 、更高效的投资以及不断上升的劳动生产率。
“这意味着我们要实现城镇化的新常态。”机遇同时源自中国政府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届论坛上“互联网+”、数据产业 、智能技术 、能源革命 、“中国制造2025”等成为讨论热点,中外企业家们都密切关注着中国空前活跃的创业氛围和充满创新机会的大市场。
“去年中国消费者网上消费已经达到4400亿美元,而且这个市场在5年之内会达到1万亿美元的规模。”过去几年中国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让瑞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安思杰惊叹不已。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新的发展引擎也正在呈现,包括创新 、绿色经济和国际化。
新闻推荐
据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公布的消息显示,第41981号小行星已经被命名为“姚贝娜”(Yaobeina),这颗小行星由香港天文爱好者杨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发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