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洋两年前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后留在美国当医生。他专业技能炉火纯青,工作不久就拿着6位数年薪在繁华的大都市生活。可是,在别人眼中是“精英”、“人生赢家”的他,常常感到痛苦、迷茫、疲惫。张海洋曾跟自己的好友倾诉,说“不管我心里多没底、多紧张,我都必须得在工作上表现得非常自信,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视与肯定”“我不讨人喜欢,我除了工作一无所有”“我还不够好,远远比不上别人”……
自古就有李白叹“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满怀抱负,洒脱不羁。印象中,大抵有成就的人们总是自信的,如阿里巴巴美国上市时马云在纽约证券所的侃侃而谈,又如美国脸书创始人扎克伯格T恤牛仔裤映衬下的微笑。可是,高处不胜寒,人人钦羡的光鲜外表下,那些焦虑与不安,又有谁会注意到呢?像张海洋言语中流露出的不自信甚至自卑,恐怕连“成功人士”自己都没有察觉。当然,他们的自卑也可能是其成功的助推器。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卑的。人自卑的生成常常可以追溯到家庭或者同伴影响。例如迈克尔·杰克逊,虽然从儿童时期就因为舞台表演而广受喜爱,但是他青少年时期常被父亲取笑为“丑陋”,再加上不断和同龄人对比自己青春期的变化,导致他很没自信,不喜欢自己。就算他后来在事业上攀上了高峰,他还是无法爱护自己,常常借用酒精和药物来麻醉自己。另一个和自卑紧密相连的情绪就是焦虑。很多在学校成绩优异、受人欢迎的孩子,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或者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紧张,当这种紧张感得不到有效的引导和疏解时,就很可能发展为自我厌恶,引发一系列的情绪行为问题。
自卑就像一柄双刃剑,既能充当动力,把战胜了它的人们推向成功,又会成为无法战胜它的人们眼前的深渊。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不论我们愿不愿意承认,每个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都或多或少会感到自卑。希望下面的几个小贴士可以帮助大家面对自卑,让自卑成为成功的动力而不是人生的泥潭。
首先,了解自己的自卑。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明明为自卑所困扰,却自欺欺人地说“我从来不自卑”,或者压根儿没有意识到自卑,那么提高与改善根本就无从下手。不如静下心来问问自己,什么情况下更容易自卑(和某些人对比时、受到批评时还是做事情没有达到“完美”时);自卑的时候都在想些什么(例如“我怎么总是这么差劲”“我永远也没法把事情做好”);自卑的时候会采取什么行动(是自我嫌弃、羞愧得无地自容,还是用愤怒来掩盖羞愧)。
然后,自我剖析,客观看待。有时我们的思想会受感情左右而过分偏激,例如只注意到自己的缺陷。大家可以试着在一张纸的左半边列出10~15项自己的缺点、不足,右半边列出10~15项自己的优点、擅长的事情或者别人给予过积极评价的事情,帮助自己平衡自我认识,提醒自己凡事都有两面。
接着,积极面对。逃避解决不了问题,相信很多人都在尝试后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不能快速摆脱自己时不时出现的自卑感时,面对和接受它,反而效果会更好。告诉自己,我在这些情况下确实会自卑,我可以选择就此消沉,也可以选择带着自卑继续去生活。当面对与接受不再困难时,自卑对我们的影响就会慢慢减弱。
最后,学会自我关怀。忙碌的生活中,我们很多人都上有老下有小、车贷房贷工作家庭,在日常琐事和压力下,我们常常忽略对自己的呵护。想想上一次身心放松是什么时候?上一次真诚、无压力地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喜欢做的事情、喜欢去的地方、喜欢吃的美食、喜欢相聚的朋友,给自己安排一个时间去实现吧。哪怕只是一个短暂的下午茶,一个默默看天放空思维的瞬间,不经意间看到一朵新开的花……挤出时间观察自己的内心和情感,关心和爱护自己,自卑感慢慢地就不再可怕了。时 报
新闻推荐
马约拉那是“天使粒子”的最早预言者,不幸的是,他在一次乘船旅行中失踪了。“历史上总有一些科学家会逆常人而思考。对于这种反常规,大家通常的反应是要么接受、要么批评。可悲的是,对于马约拉那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