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东京3月11日电(记者 蓝建中)日本奈良县立医科大学教授中岛祥介率领的研究小组10日宣布,他们通过小鼠实验,成功地用诱导多功能干细胞(iPS细胞)培育出肠组织。
研究人员称,这在全世界尚属首次,这将有助于人们弄清很难治疗的炎症性肠疾病和先天性肠运动异常等机理,并开发出相应的治疗方法。
研究小组首先将实验鼠的iPS细胞悬浮在培养液中进行培养。经过3周,最终有10%左右的iPS细胞发育成一段直径约2毫米、长约5毫米的管状组织。这段组织拥有与肠道一样的由黏膜、肌肉和神经细胞等组成的层状构造,并且每20秒会发生一次肠道特有的蠕动。
研究人员表示,小肠比其他器官的排异反应更强烈,很难移植。但是利用本人的iPS细胞培育小肠,就很容易移植成功。研究人员也表示,此次只是利用小鼠进行的实验,应用于人类还有很大的困难。
新闻推荐
阳光如此灿烂,当你享受这明媚的阳光时,是不是会担心被晒黑?会伤到自己的肌肤?防晒,这个季节显得尤其重要。防晒霜术语很“专业”,读懂这些术语,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UVA:UltraviletARay属于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