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超出生在距离昆明有3小时车程的云南省建水县,山田拓朗则在万里之外的日本兵库县三田市出生 、长大。
如果不是一池碧水,也许两人彼此无缘见面;但是因为同样热爱游泳,两个19岁的年轻人最终成了彼此熟悉 、惺惺相惜的朋友。
在13日进行的广州亚残运会男子400米自由泳S9级比赛中,山田拓朗以4分38秒71夺得金牌,这也是本届亚残运会的首枚金牌,王家超则以4分41秒49获得银牌。
“没能夺得金牌有点遗憾,但我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王家超说,“我很高兴能和山田一起同场竞技,我们 是认识8年的朋友了。”“今天的比赛,王家超表现得很厉害。虽然我赢得了金牌,但我一样很佩服他,”山田拓朗说。
浪花见证的友谊,开始于2003年。王家超回忆说,那时刚刚11岁的他到香港参加亚洲范围的青少年残疾人运动会,在比赛中认识了同样11岁的山田拓朗。
“我失去了左臂,他也是左臂残疾,我当时就想,交换一下队服吧,”王家超说。
从那时起,交换各自的运动“装备”,就成了两人见面的“规定动作”。山田拓朗说,两人到现在为止,每次在比赛中“遭遇”,交换的东西五花八门,从队服到毛巾,啥都有。
“每次见面都很高兴,因为都很熟悉对方,所以会觉得放松不少,”山田说。
能够结缘,也许还因为两个人都是别人心目中标准的阳光大男孩,都对生活充满希望。
日本游泳队教练真中绘美子说,在队友和教练眼里,山田是个“温柔 、热情”的人,很愿意帮助他人;中国游泳队的队员们则说,王家超出名的活泼 、外向,有着跟队友和外国运动员打成一片 、“自来熟”的特殊本领。
“算是‘外交\’能力强吧,”王家超说。为了更好地配合自己的“外交”,他苦学英语,“一天背四个单词”;他还开始学习日语,想和山田说话“更容易点”。
“但我想,我俩最大的共同点是都喜欢游泳,也都不放弃。对于我们来说,游泳是生命的重要部分。”王家超说。
眼下,作为朋友,两个人有着共同梦想:2012年伦敦残奥会。作为朋友,两个人也有着同样的“小苦恼”:不到1米70的王家超说,希望自己能长到1米75;比王家超略高一些的山田拓朗则说,每次在比赛时看到欧美选手个个人高马大,就希望自己还能“长得更高一点”。
两个人都说,这个愿望比夺取奥运会的奖牌要容易点。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