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上马家泉:结构调整拓宽致富路

来源:莱芜日报 2011-06-04 23: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讯(记者 柳尧杰 徐雯雯)“这两年藕的价格还行,今年3块钱一斤,俺这四个藕池的藕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这比以前单种小麦能多赚将近十倍的钱。”5月26日,上马家泉村的村民马玉顺高兴地说。在农高区(杨庄镇)上马家泉村,像马玉顺这样通过结构调整开启致富门的村民不在少数。

上马家泉村有300多口人,耕地460亩,由于该村地处长埠岭,水源不足,多数村民只能种植小麦,周边一些水源条件好的村种植大蒜赚了钱,村民无不艳羡。“不改变种植结构,村民永远不能摆脱贫穷。”村“两委”下定决心,引导村民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将传统农业发展成为高效农业。

为解决水源不足的问题,村“两委”利用国家有关政策,2008年,在村里建起了扬水站。水源有了保证,全村的地大都能浇上水,老百姓开始越来越多地种植大蒜。如今,全村已发展大蒜三四十亩。“村‘两委\’将继续动员村民发展大蒜种植,提高亩产效益。”村委会主任王兆峰说。

结构调整不能只局限于一种产业,村支书马玉平和其他“两委”成员有了新的想法。2010年,他和王兆峰到东平、梁山参观考察,发现种藕的效益很可观,便带头在以前的林地上建起了藕池。“种藕是条致富捷径,建一个藕池,可以用很多年,只需投资万把块钱。一个藕池一年能产藕8000到10000斤,按照时下的价格,除去成本,一年至少要赚10000多。以前种小麦,一年最多赚1000多块钱,这还不算工时费,下力大,经济效益还不高。”王兆峰给记者算起了经济账。在村干部的带动下,不到两年的时间,上马家泉村就发动18户村民建起了藕池。

林地有限,为了引导村民改变种植习惯,把土地充分利用起来,上马家泉村还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增加村民收入。“咱还流转了60亩的土地给安丘的一个老板种香葱,签了3年的合同。土地流转费用是1000块钱一亩,村里100,给村民900。现在村里基本上没有闲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六十多岁的老人可以在流转的土地上干点拔草的活,一天能赚30块钱。”王兆峰说。在藕池的东边有二十亩的苗木,里面种着日本樱花、百日红等。

如今,通过结构调整,上马家泉村共发展各类高效经济作物200多亩。 

新闻推荐

高科技企业贡献六成税收

钢城高新区按照“膨胀规模,延伸链条,培育集群”的工作思路,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打造一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本报讯(记者 万京华)“这块一平方米的导电胶膜,原来依赖国外的材料和技术,生产出来的产品...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上马家泉:结构调整拓宽致富路)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