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许利用手中职权,在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中与开发商勾结牟利,显示了一些地方政商关系很不正常,并直接导致了当地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民怨沸腾。□潘洪其
日前,最高人民法院对杭州市原副市长许迈永受贿、贪污、滥用职权案和苏州市原副市长姜人杰受贿案的被告人依法核准死刑,许迈永、姜人杰于7月19日被执行死刑(详见今日本报A4版)。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杭州的美丽一直为世人称道。谁能料到,姜人杰和许迈永作为苏、杭两市主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利用手中掌握的土地审批等行政权力违规违法操作,为自己攫取巨额私利,最终身败名裂。
起初,姜人杰以收受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08亿余元的金额,夺得“中国第一贪”的名号;之后,许迈永以收受、索取贿赂共计折合人民币1.45亿余元,侵吞国有公司利润5359万余元的“成绩”,从姜人杰手中夺走“中国第一贪”的名号(姜人杰仍以一次性受贿8250万元的金额,保持着国内贪官单笔受贿的最高纪录)。无论从严重侵害国家工作人员职务廉洁性,造成极其恶劣的社会影响的角度看,还是从给国家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以及给本人和家庭带来不可弥补的重创的角度看,许、姜两人滥用权力大肆贪腐,都是异常沉重的制度悲剧和人生悲剧,具有特别突出的警示价值。
姜人杰、许迈永利用手中职权,在土地批租、房地产开发中与开发商勾结牟利,这类故事首先传达了一个惊人的信息:某些开发商挣钱实在太容易了。2002年,苏州工业园区附近一块150亩的土地招标,在姜人杰的关照下,商人顾某竞标成功,随即转让给他人并净赚1.9亿元,姜人杰从中分到了8250万元。又如,开发商如果通过“运作”,让规划部门把一个项目的容积率提高0.5,就可以多赚几千万乃至上亿元。所以,某些开发商向有关政府部门及官员“公关”时总是很大方,随便拿出几百几千万不在话下。
其次,这类故事也揭示了近年来房价一路攀升居高不下的秘密。一方面,由于腐败因素的介入,房价的“初始成本”有时被大大抬高。顾某经姜人杰关照拿到工业园区附近地块,一转手即净赚1.9亿,接手的开发商当然不能做赔本买卖,他必然要将姜人杰和顾某两人合谋赚取的1.9亿计入房价的“初始成本”。另一方面,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房地产企业要和众多政府部门打交道,开发商为此要支付大量“公关”成本。曾有开发商自述,“楼盘开发成本只占房价20%,房产商能够拿到其中40%的利润,余下超过40%的利润全部被相关职能部门‘层层消化\’掉了。”(2007年5月11日《经济参考报》)这个比例或许有夸大的成分,但即便打个对折,其所显示的房地产“公关”成本仍然高得惊人,而这些成本都要转嫁到房价上,房价能不高吗?
近年来,一些地方房地产领域的政商关系很不正常,并直接导致了这些地方的房地产市场过热,房价上涨过快,民怨沸腾。随着中央对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大,部分城市房价上涨的势头有所遏制,这种相对“平和”的局面,客观上为我们正视前几年房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一个现实的契机。而姜人杰、许迈永等城建高官先后落马,更是为我们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惩治土地审批和建设领域的权力腐败,使房地产政商关系重归正道,敲响了一记沉重的警钟。
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不但需要一个繁荣、健康的房地产市场,我们同样需要一个清明、良好的社会政治生态。 (北京 编辑)
新闻推荐
□钱欢青《双城计中计》有一个很好的故事,不过当你意识到这个故事很好的时候,影片即将结束。电影用最后五分钟的时间,把故事的来龙去脉彻底讲清,但是在此前的九十分钟里,影片却拍得相对寡淡。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