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陈长峰“求泉”

来源:黄海晨报 2011-07-21 02:10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靳凤清

红心向党

人物名片———

陈长峰,籍贯山东莒县,出生于1975年,经济师职称,业余从事钱币学、货币史和莒文化研究。撰写相关研究成果数十篇。2001年加入中国收藏家协会,系《中国收藏》杂志社个人资料库成员(北京)、《收藏界》杂志社荣誉作者(西安)。

从1995年起,先后在日照电视台、山东广播电视报、大众日报、人民银行《西部金融》以及《中国收藏》、《收藏界》等报刊、杂志发表考证作品。撰写的《破译千古赤侧之谜》,获得市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2009年9月,应邀出席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暨陵阳河遗址考古发掘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陈长峰收藏的地方钱票

“懵懂求泉少年时,发愤求真释悬疑。爬罗剔诀岂关癖,臧否群豪快意事。

几见慧眼识珍奇,桑梓长物使人迷。远隔天涯有知己,泉途漫道自逶迤。”

未见到陈长峰之时,记者先读到了他的这首诗。不由得心中好奇,能以此自诩的人,到底是怎样的与众不同?

钱者,古人谓之“泉”,就是希望钱如泉水般源源流转,是一种雅称。

“求泉”,指的就是收藏、研究古钱币。

虽然从事严肃认真的公务工作,陈长峰却从小就对古钱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多年下来,他已经成为一位研究古代钱币的专家。不久前,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主管、中国钱币博物馆、中国钱币学会主办的《中国钱币》杂志,发表《2010年中国钱币学研究综述》一文,陈长峰的名字,又赫然在列。

■幼年游戏与古钱币结缘

陈长峰与古钱币结缘,源于他幼年时的一种游戏。

在上世纪80年代,没有现在这么多的玩具和娱乐项目。但基本上家家都有过去的旧钱币,这些旧钱币经常被当做废铜,卖到废品收购站。

那时候,不少孩子就用这些古铜钱比赛“滚轱辘”。一般是手持铜钱,从窗台的高度让它自由落体,看谁的铜钱滚得远,谁就胜利了。

幼年的陈长峰也曾是一名“滚轱辘”的高手。玩游戏之余,爱动脑子的他发现,这些旧钱币上面,有的带有龙的图案,有的带有旗帜,花纹各式各样,煞是好看。

这让陈长峰隐隐觉得,这些钱币背后,都有各自的来历和故事,由此产生了研究历代货币的原始动力。

上小学时,一个小伙伴拿来一枚“宽永通宝”。这宽永是哪个朝代、哪个皇帝的年号?查遍字典后面的中国历史年表,陈长峰也找不到答案。去请教学校的老师,老师也不知道。

后来他才知道,“宽永通宝”是流入我国的一种日本铸币。难怪在中国历史年表上,查不到这个年号。

“日本、越南、琉球、马来西亚都曾使用汉字,模仿中国的方孔铜钱铸钱,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古代中国对世界的强大影响力。”陈长峰说,这让他研究古钱币的劲头更足了。

■家里面“天书”塞得满满的

1991年,陈长峰参加工作,开始正式地接触古钱币,并开始了向理论、学术研究方向的转变。

有一次,为了查一条资料的出处,他到某专业部门借阅一本已发行多年的期刊杂志,没想到被婉拒,陈长峰只好从网上买到这本杂志,继而发愤研究。

20年过去,陈长峰的家里满满当当,全是关于古钱币的研究书籍。由于这些书大部分是生涩难懂的文言文,连同陈长峰写的一些研究文章,被他上小学的女儿戏称为“天书”。

现在的藏书有多少本,他自己也不清楚,“反正,家里的两个书橱是塞满了,地上堆着书、桌上摞着书,连床底下也全是装书的纸箱。”

这种“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著半句空”的精神,让陈长峰在古钱币研究上,迈进了一大步。

今年6月,他撰写的《莒国刀币汇考》一文,被《中国钱币》杂志引用,并介绍作者说:“陈长峰对莒国货币进行了综合的论列和探讨,作者认为光背、文字方折的‘明\’刀是在莒城铸钱遗址铸造,是莒国刀币中铸造最多的一种,流通于山东及河北等地区,铸行年代早于齐国大型刀币;莒邦大刀币是从‘明\’字方折的莒国小型刀币演变而来,因适逢莒国势力衰退,铸行不多。”

这一观点,推翻了过去权威专家学者认为莒国刀币是齐国或是燕国铸造、铸造时期是乐毅伐齐、困莒五年间的观点,提出莒国刀币是莒国铸行于春秋早期、经过漫长的肇始、演变、发展历程,衍生多种版别。《莒国刀币汇考》是改写中国古代货币史研究的重要文献,是莒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

2009年9月,他应邀出席中国莒文化高层论坛暨陵阳河遗址考古发掘三十周年学术研讨会。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陈长峰表示,他正在编撰《莒疆货币史略》,主要收录从先秦时期的金属货币到清代、民国时期的莒地钱庄票,书中将会展现由这些存世实物反映的莒地历史、文化、区划变迁,将会是一部很好的地方钱币学、货币史文献。

■慧眼识珠是他的过人本领

20年的收藏生涯,让陈长峰练就了一双慧眼。

众人都以为是真,他却能看出是赝品;众人都以为是假,他却能看出是珍贵古币,这是陈长峰的一项过人本领。

上世纪90年代,陈长峰在莒县县城的地摊上,发现一枚古铜钱,上面刻有“同治重宝”的字样。由于别人都以为是假货,包括摊主自己也不在意,陈长峰以极低的价格买了下来。

回家后,他仔细研究,发现这枚铜钱上有雕刻的痕迹,并非普通铸造的铜钱。陈长峰断定:这是过去钱局里刻雕母时练手用的习作之品!虽然并非雕母,但仍然存世稀少,价格不菲。

这枚铜钱,后来被陈长峰拍了照片,并发表在《中国收藏杂志》上。

今年年初,在一不太知名的网站,陈长峰看见一个出售古币的帖子,发帖者低价出售一枚古币。

由于钱币被清洗过,从照片看,铜色显得很新、很亮,不少跟帖者都认为是现代的仿品。但陈长峰的观点却不同,根据文字特征和残留的锈色,他判断这是一枚极为罕见的古代钱币,于是立刻拍板买下。

后来,陈长峰将这枚钱币的图片发到了国内另一知名专业网站,引起了不少回响。有许多收藏爱好者纷纷打电话、发短信,请求高价购买这枚钱币,有的还迫不及待地要求先汇款,尽管当时这枚钱币还在寄往陈长峰的途中。

后经多家专业鉴定机构鉴定,这枚钱币被确认为罕见的古钱珍品,还有专业杂志建议他将这枚钱币配以文字发表。

同行们又一次服气了。

在当地,多年前陈长峰就被誉为研究、鉴定古钱币的“祖师爷”。对外地慕名而来的求教者,他热情接待,认真解答,即使听者有不同的意见,也耐心与之讨论。

面对羡慕的眼光,陈长峰却显得很谦虚:“仔细观察和研究,总能遇到珍品的。我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 

新闻推荐

“老革命”的快乐人生

" class="group1" >" class="group1" >" class="group1" >" class="group1" >" class="group1" >本报记者 陈为峰 ...

相关新闻:
剪出幸福人生2013-01-11 22:31
观《地道战》有感2015-08-18 15:07
猜你喜欢:
未来的住宅2014-09-09 17:52
定格一瞬间2013-09-27 20:24
评论:(陈长峰“求泉”)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