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东港讯(通讯员 王西辉)这几天,东港区徐家坪的“福运韭”每盆369元照样供不应求,而两年前,也是这个村,成片的“大路菜”不好卖,堆在地里。
库区山乡陈疃镇,原来的麦茬地长出了“浆果之王”蓝莓,效益是原来的100多倍,赚的全是美钞、日元。
“生花妙笔”大变脸,都因农业标准化。
18道标准工序打造,喝牛奶长大,全程无公害栽培,“福运韭”贵得让人心服口服;有世界上最严格的日本JAS有机认证和欧洲GAP认证“撑腰”,陈疃蓝莓在国际市场大展拳脚。
让生产者无忧、让购买者无虑、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东港区今年启动“农业标准化建设年”活动就是,重头在农村,重点在农业,让50.43万农民富起来,标准化是农业生产的必然选择。
茶叶、蓝莓、苹果、水产品等特色产业“领衔主演”标准化大戏,东港区用重点产业突破带动农业标准化建设。
做强绿茶,在现有5.1万亩有机绿茶的基础上,三年内茶园面积膨胀到10万亩,提升“全国重点产茶区”认证含金量,“基地、龙头、品牌、市场”四措并举,提高12处茶叶标准化基地水平,茶园种植管理、采摘加工、包装储运和销售的全过程标准化,打造“中国名茶之乡”。
做精蓝莓,按照“院校+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做强蓝莓产业,以点带面、梯次开发、稳步推进,年内东港蓝莓面积突破万亩。在拼规模化效应的同时促进品质提升、面积扩张和质量同步提高,加强蓝莓园生态环境保护,打造“生态、绿色、有机”蓝莓品牌。
做大水产品。抓好现有2万亩池塘和14万亩浅海综合养殖,今年新发展浅海标准化健康养殖1.5万亩,建成全市规模最大的浅海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培植30个浅海标准化养殖示范户,引领带动全区水产业走标准化生产、规范化发展、产业化经营道路。
选好一个项目,制定一个标准,形成一个龙头,创立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东港区在河山苹果、南湖茶叶、西湖黑木耳、陈疃蓝莓等特色产业基础上,“基地、品牌、产业、龙头”“四箭齐发”,着力打造上下游配套、专业化分工、社会化协作的产业空间布局。到2013年,该区“三品”认证面积将达到3万亩,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到80个以上,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50个以上,15%的农产品达到绿色食品质量标准。
新闻推荐
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团队)和引智专项资金扶持项目公示公告
根据《日照市引进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暂行办法》和《日照市引智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精神,在全市开展了高层次专业技术创新创业人才及引智专项资金项目申报工作,经有关单位申报推荐、材料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