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木版年画:传承三百年的民俗印记

来源:鲁北晚报 2013-01-31 18:49   https://www.yybnet.net/

■刻版 ■蘸墨 ■木版年画作品《炮打日本国》

一把锋利刻刀,一块梨木硬板,一摞如雪白宣。刻刀起,木屑纷飞;笔墨落,墨色尽染,轻轻揭起一张近乎透明的白宣纸,一幅寓意着吉祥如意的财神图便新鲜出炉了。没有大富大贵的奢侈,没有俗不可耐的凡物,一刀刀地刻画出形神兼备,一张张地印刷出乡风民俗,灶台上、墙壁上一抹抹飘逸的身影传递着天上人间的信息,洋溢着百姓人家里扑面而来的小康喜庆,这就是清河镇传承三百年的木版年画。

将时光的年轮拨回到三百年前,今日的清河镇那时还是一个极为繁盛的码头,因河而兴,被码头所养育的市镇就取名清河镇。清河镇因水而兴、扼渡口而荣。南来北往匆匆的行旅在驻足待渡的同时,也把四方的财富与文化汇集在这里。当年清河镇最早的艺人王画三,轻挑着担子,口唱着歌谣,带着杨柳青的画风,落户这里,开启了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历史。

“武定府有个清河镇,家家户户迎财神,祖上传下聚宝盆,传给近乡和远村……”几句朗朗上口的乡村俚语,不仅描绘了当年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兴盛和繁荣,也道出了清河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据历史资料显示,清河镇木版年画最为繁盛时,镇上的画店达到了65家,单就王氏家族就有38家。

清河镇木版年画第21代传人王圣亮是新时代的农民艺术家,他曾经北上杨柳青、南下杨家埠潜心学艺,在悉心学习了兵圣孙武、胡集书会、魏氏庄园等厚重的历史文化后,王圣亮给粗犷质朴、大红大绿的清河镇木版年画找到了重现辉煌的突破口,让清河镇这方水土在今天重获新生。“我把《孙子兵法》中那些知名的片段以木文年画的形式展现了出来,也算是打开了木文年画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吧!”

传统的清河镇木版年画只印不画,全部用木版套印,色彩绚丽,粗犷大方。“一幅年画有几个颜色就得准备几个色文,最多的一幅年画要经过六次套印,才能呈现出六种不同的颜色。”王圣亮一边忙着给记者演示如何印刷年画一边说道,“刻版的木料必须要用梨木或杜木,现在杜木已很少见了,所以我这里刻好的版大都是梨木的。”

刻文是清河镇木文年画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更是个精细活,不能急也不能躁。靠着深厚书画功底,王圣亮的木版底稿栩栩如生,刻出的版层次分明,质量明显高于一般艺人的作品。“一般来说刻一张完整的版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最麻烦的一张版我整整刻了四个半月。”王圣亮一边刻着手中未完成的版一边对记者说道。

王圣亮口中花费了四个半月才刻成的版名叫《炮打日本国》,内容记录的是大清光绪二十年高丽炮打日本国,记者在王圣亮家中见到了这块版,上面的人物线条非常精致,每个人的动作、每个人的表情都栩栩如生。“这块版是我照着一张刻好的扇面自己琢磨出来的,印刷出来的作品和原版印刷出来的作品相差无几。”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现在已经没有多少人会把木版的灶王爷、门神贴在门上了。想要把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必须要想办法创新,在原有的基础上开辟新的领域。王圣亮意识到这一点后,开始着手学习研究,“想打造咱自己特有的品牌就得知道咱都有哪些特色,”为此他专门学习了兵圣孙武、胡集书会、魏氏庄园等厚重的历史文化,给粗犷质朴、大红大绿的清河镇木版年画找到了重现辉煌的突破口——以孙子文化为特色,打造出36计、包括赐姓封采、敬献兵书、吴宫交战、经国治军、破楚入郢、飘然归隐6部分在内的孙子文化系列,让木文年画这一传统手工艺与厚重的惠民孙子文化有机的结合了起来。

外出学习、求教技艺、自我创新,靠着自己的美术功底和对木文年画的执着,王圣亮一直在努力着,内容上推陈出新,技艺上精益求精,清河镇木文年画虽然风格上的转变并不明显,但在内容上确实丰富了很多,一项濒临失传的传统技艺在王圣亮的手下重获新生。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得知王圣亮是有决心、有毅力把木文年画这门手艺救活,但是跟他一样想法的人却不多。说起原因来王圣亮本人也很清楚,“一是市场不景气,一般老百姓不接受,清河镇木版年画得不到社会重视;二是前期投钱不少,却不见收入,没有市场;三是制作木版年画需要有好的书画功底、有耐心,而具备这两项又对年画有爱好的年轻人是少之又少。”面对着摆在眼前的一个个难题,王圣亮颇为无奈。

□本报记者 路彩云/文 徐志强/图  □通讯员 丁杰辉

现代的视听、丰裕的商品、消费的变更、娱乐的多样已经把“年”逼到传统无以为继民俗逐渐式微的狭仄境界,那些昔日春节时占据着人们的仪式、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快乐着那个时代的快乐的风俗、物品逐渐消逝、飘散在人们的记忆中,“年”作为功利性的消费性的狂欢正弥漫在每个人的身边心间,疲惫着应付着。在此时,我们更回忆那些曾给我们带来欢乐的,抚慰我们心灵的来自悠远的传统深处的年俗和承载着这些年俗的那些工艺和手艺。让我们走进那些偏远的乡村,找寻那些飘逝的记忆,找寻那曾经的年味!

新闻推荐

发挥区位资源优势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滨湖镇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木版年画:传承三百年的民俗印记)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