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蒋月阳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与您一同走过2012年、正在与您同行在2013年的《黄海晨刊》,将在这个传统节日来临之际,为您奉上一份充满暖意的《春节特刊》!
自1月18日本报发布2013春节特刊征名活动启事以来,先后有180多名市民为特刊“琢磨”了560多个名字,更有市民寄来一封整齐列着20余个拟用名称的长信,每一个字里无不凝结着沉甸甸的情意。这些命名主要分为两类,一类围绕蛇年展开,一类围绕晨刊办报理念取名。
莒县阎庄镇中心小学王立梅老师在电子邮件中取名为“小龙大舞”。
她解释说,“小龙”是明年的属相,“大舞”则预示着国家也好,一个团体也罢,还有个人,在新的农历年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多的社会文明。字面上看,是“小龙”在“大舞”,更深的含义则是祝愿祖国、社会和个人的更大进步。还有,一“小”一“大”,相互对应。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读者踊跃参与起名,但所起名称与本报特刊立意尚有差距,经晨刊编委会集体研究,最后决定采用名称——— “影响”。之所以将这份特刊的名字确定为此,最重要的原因是想向读者梳理出在过去的2012年里,晨刊都做了哪些有影响的报道———
2012年,晨刊通过日照十大民生新闻的系列报道,展现出了一副生机勃勃的民生图景;
通过对“日照好人”事迹的展播,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开来;
对“牵手”品牌的打造不仅让世人看到了斑马线上的城市大爱,还温暖了千千万万市民的心;
通过“晨刊梦想漂流瓶”栏目的呼吁,救助了张永年夫妇,帮助周飞进京出书,助推国家美实现1001个梦想,还有数不清的圆梦行动,让整个港城洋溢在温暖的爱的海洋中;
“文化遗产寻访”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寻访”两项大型活动,系统地挖掘、整理了日照的历史文化,挖掘了日照文化的根与源;
“乡村文明行·百村影像”、“留住乡村记忆”等大型报道,体现出了一份媒体的人文情怀,做的是一份社会记录……
《黄海晨刊》始终朝着“做日照最好新闻”的目标追求,按照“主流、本土、互动、独家、悦读”的办报方针,坚守着媒体人的责任良知。
2012年的成绩已是过往。面对崭新的2013年,我们有理由相信,它会比以往的每一年都要美好,也有理由相信,它会为更美好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的征程将要起步,《黄海晨刊》会继续以为您呈现有深度的新闻报道为使命。
新闻推荐
莒县第一实验小学四年级四班 贾雯涵指导老师 李申青在博物馆里的一张桌子上放了一张照片,它深深地吸引着我。那是1937年8月28日上海火车站发生的一件事。当时,火车站人山人海,热热闹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