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一季莲藕收获的季节,覃顺周每天都忙着看工人们洗藕装藕,然后再看着运输车把这些上好的玉藕运出去。
作为百朋镇最早一批莲藕流通经纪人,这样的生活覃顺周已经重复了17年。
保鲜
1996年,覃顺周开始成为一名莲藕流通经纪人,把当地的莲藕收购流通到广东等地,再由当地老板流通到国外。“那时候人家收6毛钱一斤,我就收到了8毛。”可是没多久,客商就反映说莲藕质量不行,运到日本只有四成能进超市。覃顺周心里纳闷:一车莲藕发出去的时候还好好的,
怎么才那么几个小时,到了广东就不行了呢?损耗这么大,客商肯定会压低收购价,把损失转嫁到藕农身上。
琢磨来琢磨去,覃顺周觉得问题肯定是出在路上。如果挖上来后洗好可以直接进冷库,直接在生产的第一链上对莲藕进行保鲜,不就可以避免路上造成的损耗了吗?覃顺周把想法和客商一说,当年,广东一名郭姓老板就在五九村直接建起了一个冷库。第二年,莲藕收到了2.5元一斤,比上一年翻了一倍。
“搞流通这么多年,觉得最难的就是怎么样给莲藕保鲜。”冷库建好后,质量直接上去了,但还是有瑕疵。覃顺周干脆从教挖莲藕、洗莲藕、运莲藕入手。 虽然莲藕是用冷藏车运输,但还是会烂掉一些,覃顺周又从温度的控制上不断摸索。
刚开始打到0℃还不够力,后来把温度控制在零下1℃到3℃之间,效果立见。
保农
2009年,覃顺周开始第一次把莲藕运到国外的时候,每一件少了三两,这就得按一斤扣除。
那一次运了7000件,无形中直接损失了3万多元钱。覃顺周想了很久才想到,在这边装的时候得多装三两到半斤这样,装好后还要抽检。把路上的损耗算上,这样到了那边秤头才是刚好。
“就当是花3万块钱买了个经验咧。”覃顺周说,“我自己损失一点不算什么,是小事,藕农的利益才是最大的事情。”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每一次,不管碰到多大的困难,他总是想尽办法去克服,给藕农的莲藕卖个好价钱,给农民有个好盼头。
作为一名经纪人,覃顺周还以一个老藕农的经验指导藕农种藕。
“什么样的土质适合种什么品种的莲藕,这个很有讲究。沙土适合种早熟品种,挖得早、得价钱。土质好的种出的莲藕质量好,出口价也稳。种得多的,也不能全种一种,早熟晚熟要混着种,你挖不过来的话,等到后面就卖不得好价钱了。”一大早,村民姚树醒就拿着刚从地里挖的莲藕让覃顺周“看看”。莲藕要达到出口的标准,首先得个儿大、漂亮。
这些年的历练,覃顺周的莲藕质量打出了东南亚第二名的成绩。
“做一件事情,你不能只想着赚钱,你要把它当作一样事业来做,做好,打好你的牌子,靠你的质量站稳市场,自然能打开局面,带来更多更大的市场。”现在百朋镇的藕农一心只想种出好玉藕,因为,有了覃顺周这样优秀的“牵线人”,“我们的玉藕不愁卖”。
日报通讯员邹元
新闻推荐
历史题材影片《不肯去观音》7月26日上映以来,票房惨淡。究其原因,排片不佳及场次过低是主要原因,多数影院未在黄金时段提供场次,更有不少影院在上映两天后便将该电影草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