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自宋中期建集至今已近千年历史,金衰宗天兴二年(1164年)金主完颜亮自亳攻打寿春,在双沟建营(地址在今双沟小学),当时双沟是亳州辖六县五镇之一。 双沟又叫双阁(集北有祖神阁、集南有火神阁)。清末,两阁和亳州城薛阁塔相望,两阁后毁于日本飞机轰炸,因浦沟(宋汤河未治理前叫浦沟)、中心沟在此交汇,逐改名双沟。古时双沟,集南集北有三条沟,南有烂泥沟,北有月牙沟,中有中心沟。由于中心沟又宽又长,人们心目中把它当作一条河了,所以双沟成为集镇以后,人们就名之曰双沟。也有的说双沟是指中心沟和月牙沟,没有烂泥沟。因地处交通要道,河南、山西商贾云集,南北物产汇聚,有四关五门之称,即南门、北门、东门、西门,东门又分大东门、小东门。宋时各门建有门楼和瓮城。上述景点在抗日战争期间被日本飞机轰炸被毁。
各关门内塑有神像,北关玄武,南关祝融,东关速报神,西关牛瘟神,建有多处庙宇,最早的是双沟寺,群众性的迎神赛会频繁。阴历正月初七火神会;二月十九白衣庵庙会,会期四至六天;三月二十八天齐庙会,会期五至七天;四月初八大佛寺庙会,会期三至五天,以天齐庙会为最盛,每逢会期必有四门五会演出,以“鬼会”最受欢迎,从清中期至今一直盛演不衰。最有名的是吸管狮子舞、北关大班会、东关高跷、南关龙灯和旱船,尤其是“鬼会”最著名。“鬼会”也叫大班会,是由双沟清朝乾隆年间民间艺人创建,双沟镇“鬼会”自清朝乾隆年间组建至今,除“文革”期间被迫停演外,一直在四邻省、县盛演不衰,赞誉有加。双沟镇“鬼会”在世代传袭中,不断改进、完善、创新,这台“鬼戏”越演越传神,内容越来越丰富。双沟古迹众多,目前有小明王衣冠冢、明教寺、三官寺等。
双沟在历史上有明文记载。据载:南宋绍定六年(1233)六月十九日,金哀宗完颜守绪至亳州。二十日至亳南双沟,避雨双沟寺中。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诗人李先芳做亳州州官,并编纂《亳州志》。有一天,他跟家里人说:“我要到双沟看看。”结果这天下午,天下大雨,他没能回衙。只得寄宿双沟。晚上,他写了一首很有名的诗,名《双沟夜雨》,诗曰:
风雨潇潇入暮天,孤村黄叶锁寒烟。
官衙儿女应相说,今夜羁栖何处边?
李先芳做亳州州官时,曾特意到双沟视察,说明那个时候双沟已经是一个很重要的集镇了。
申从珊 李绍义
■双沟名片
谯城区双沟镇居亳州市区南20公里处,面积180平方公里,耕地14万多亩,北于十河镇相邻,西接河南郸城、鹿邑县;南于淝河镇、东与古城镇接壤。辖 16个村、2个居委会,人口8.7万。双沟是亚洲最大的核桃种植基地,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镇,也是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和全省中心建制镇之一,现已成为谯、涡、太、郸、鹿五个县区交界处的区域中心小城镇,获“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新闻推荐
淮军是晚清时期在曾国藩支持下由李鸿章招募编练的一支军队。在淮军集团势力全盛时期,不仅掌握了各地方军权和行政实权,而且把持了清政府部分内政、军事、外交和洋务大权。而合肥作为淮军的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