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回归“节”日的本源

来源:内江日报 2013-09-19 04:38   https://www.yybnet.net/

新华社上海9月18日专电节日之所以称为“节”日,是因为它将永恒流动的时间划分成若干“节”。让人们在每一个“节”的特殊日子里,歇一歇脚,回望一下生活,舒缓身心、温暖亲情,然后再重新上路。

中华民族岁时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序列中的每一个“节”,都经过漫长的历史精心选择和沉淀,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是传承民族精神、维持民族文化的基本载体,是深植于每一个炎黄子孙心中的“文化基因”。

据专家考证,在我国古代节日体系中,一月一日、三月三日、五月五日、七月七日、九月九日构成“重数节日”序列,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月十五这四个满月之日构成“月望节日”序列。五个阳性的“重数节日”和四个阴性的“月望节日”,共同构成我国古代“阴四阳五、合而为九”的主要节日轮廓。

如果将我国古代节日体系比喻成一座恢弘的文化宫殿,这座宫殿的四根柱石就是春分、秋分、冬至、夏至这四个直接依照日照长短为标准形成的节点,“重数节日”序列和“月望节日”序列则犹如这座宫殿上,一面朝阳一面朝阴的两片屋顶,再辅以清明、寒食、人日、七夕为户牖。

定型于宋朝的中秋节,虽然是我国最晚形成的一个“月望节日”,但目前已成为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中秋节是关于月亮的“嘉事节日”。拜月、赏月、吃月饼、由月圆引发的亲友团圆等习俗,都与夜空中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息息相关。“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朝文学家苏轼的诗句,充分表达了月亮被赋予的团圆、思念、纯洁、美好等人们共有的美好情感。

如今,随着科学技术发展,月亮作为地球的卫星,早已掀开了神秘面纱,人类的脚步已经登上了月球。但从地球上仰望,皓月当空,亘古未变,中秋的“节”日文化内涵依然未变;沐浴在皎洁的月光下,人们与亲朋团聚、围坐叙谈、品尝月饼、赏月抒怀的美好浪漫情怀也依然未变。2008年,中秋节被国家增设为法定节假日,为中秋文化的传承提供了制度保障。

回归中秋的“节”日本源,能让我们有机会静心思考、陶冶情操,重温中华民族共有的文化记忆;能让我们感悟人与人之间关系,其实与奢华月饼盒上的标签没有任何关系;能让我们自觉抵制以“节日”名义出现的各种不正之风,过一个风清气正的中秋。

新闻推荐

南京大屠杀历史又添新证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3日获赠168件(套)文物史料和书画作品,其中包括多件珍贵的南京大屠杀历史铁证。据了解,截至目前,纪念馆在全世界范围内共征集各类藏品1...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回归“节”日的本源)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