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光潜
在庆祝国庆节的画作中,我比较喜欢陈之佛先生的《鸣喜图》。这幅作品创作于1959年国庆前夕。经历了旧中国坎坷和新中国洗礼的画家陈之佛为国庆10周年献了一份厚礼——创作了167cm×97cm的《鸣喜图》。
陈之佛(1896~1962)是我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工艺美术家,也是我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先驱和奠基人。他1915年毕业于浙江工业专门学校染织科机织专业,并留校教授图案课。1918年留学日本,专攻图案学。他擅长图案设计和书籍装帧,长于工笔花鸟画。其作品造型新颖生动,细节把握准确到位,色彩典雅浓丽,画风清新飘逸,赋有冷艳之美,如《鸣喜图》。这幅作品充分发挥了陈之佛细腻精湛的绘画技艺,展示了他青年时代就打下的坚实绘画功底。
《鸣喜图》给人以欢喜雀跃、姿态万方的感觉。10只喜鹊情态各异,错落有致地停栖在虬枝和危岩之上,与上浅下浓的花色形成强烈对比,营造出喜气洋洋的氛围。这些喜鹊放弃了各自的喜好,如交喙、摩挲、梳羽、追逐等,而是步调一致地朝天鸣叫。一会儿齐声大合唱,一会儿对唱,一会男女二重唱……男女高音同台献艺,无不精彩纷呈。那些妍丽的花朵,在喜鹊的和鸣叫中千变万幻,色彩斑斓,光彩照人。它们从不同的季节奔向喜庆的日子,如梅花破寒而来,如茶花与月季同台,普天同庆。那些岩石质地细密、坚硬,稳稳当当,寓意祖国江山牢固。它们身着彩霞,释放出千年少有的肤色,热情洋溢,似乎要开口说话……我逐个地观察、揣摩,到底哪只喜鹊是陈之佛呢?哪一只都像,哪一只都不像。它们是众多陈之佛的缩影和代表,有如10只喜鹊代表新中国的10年一般。这里面的隐喻看似深刻,却也简单;看似简单,却也深刻。整幅图画重在表现一个“鸣”字,突出一个“喜”字。由“鸣”而生出无限的生机与喜气。鸣则动,动则鸣,彼此生辉映照,喜气洋溢,弥漫宇宙空间,让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受到这种鸣喜的幸福与自豪。画家陈之佛借鹊之鸣来表达自己内心之喜——鸣喜,鸣喜,喜上眉梢。
陈之佛还是一个伯乐。吴冠中先生在《怀念陈之佛老师》一文中,披露了一件往事:1946年,吴冠中参加美术国考,中了“状元”。这“状元卷”竟然是陈之佛批阅的,给了高分。不仅如此,陈之佛还将“状元卷”抄录了一份留存。这种荣幸当然得之“状元卷”的高妙,却也表明陈之佛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伯乐。吴冠中写道:“一个甲子转回来,我看到了六十年前年轻的我,道是无情却有情,历史这面镜子恩赐我一次超常的窥视。”阅读“状元卷”,也让我这些喜好者得到一次空前的“窥视”。
新闻推荐
据日本第11管区海上保安总部(位于那霸)透露,日本时间18日下午2点15分左右,海上保安厅的巡逻船发现“台湾海岸巡防署”的巡逻舰“和星舰”从舰首拖着浮标状物体在钓鱼岛附近的所谓“日本专属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