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索契冬奥会,日本选手浅田真央本来被视为花样滑冰女单项目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可是在第一天的短节目比赛里多次摔倒,结果排在第十六位。不仅凌晨凝视着电视机屏幕的许多日本观众,而且浅田本人都该吃了大惊的。幸好,她在第二天的表现出色,刷新了自己在自由滑中的最高得分,最后名次跃至第六位了。有趣的是,第二天报道浅田多少挽回了败局的日本媒体,用的标题竟然是:真央在决战前吃赤饭给自己打气。
赤饭是跟红豆一起蒸熟的糯米饭。传统上日本家庭有喜事,如孩子出生、过生日、升学、毕业、就职、结婚等等,家里就蒸锅赤饭全家人一同吃的。把糯米事先泡在红豆汤里,使得蒸好的米饭呈美丽红色,看起来喜气洋洋,当喜事大餐中的主食很合适。做法并不复杂但是费事费时间,这些年,多数人就跟店家定购吃现成的。总之,至今多数日本人都觉得庆祝场合非吃赤饭不可。
为什么吃赤饭呢?你问日本人也恐怕得不到答案。一般日本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可说是例行公事,盲目地按照老规矩做下去的。你问立春前一晚为什么撒豆驱鬼?人家也摇头会说是:老风俗吧?实际上,吃红豆饭、撒豆驱鬼的习俗,应该都传自中国大陆。众所周知,华夏文化里红色有辟邪的作用,于是过年过节娶嫁等场合都贴上红色对联,拜神拜祖先烧的香都常用红色的。至于豆子具有的神力,就能从吃腊八粥、八宝粥的习俗中窥见到。
其实,早期日本的赤饭也是红豆糯米粥。公元十世纪末完成的散文集《枕草子》里,女作家清少纳言就介绍: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宫廷里有吃红豆粥、祈求添T的习惯。十四世纪初流行的日本最早一本食谱《厨事类记》则写着三月三上巳节、五月五端午节、九月九重阳节,宫廷里都吃赤饭。至于民间普及过节吃赤饭的习俗,大概是大米生产量增加的十八世纪以后。
日本的当代文化把红事和白事分得很清楚。红事也一般在事成后庆贺,而很少有事前祝福的概念。这次浅田真央在第一天的失败后吃赤饭以图挽回败局,似乎是下意识地想起来了红豆会起的神秘作用。果然,第二天的表现好到神奇,媒体记者们听到是吃赤饭所致,个个都拍大腿写进标题中去了。
新闻推荐
相较于“谁调换了我的父亲”的港译片名,“如父如子”显然更传神,委婉细腻地带出是枝裕和的举重若轻。这部拿到去年戛纳评审团奖的片子也是是枝裕和最具戏剧性的作品,在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