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严管减刑假释,让“捞人”成为历史

来源:兰州晚报 2014-02-25 02:03   https://www.yybnet.net/

中央政法委《关于严格规范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切实防止司法腐败的指导意见》昨日见诸媒体,今后将实行执法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同一天,广东健力宝集团原董事长张海违法减刑案也有了说法,24人被立案。(详见今日本报AA04版)

一些有权有势的人犯案被判重刑后,通过施展影响非法获得保外就医或减刑,能否堵住这一司法审判之后的漏洞,关系到民众对法律尊严和社会公正的信心。根据《指导意见》,职务犯罪等三类罪犯判死缓,减刑后最少服刑22年。司法审判都要由人来做出,法律条文再细,它也有一定弹性空间。减刑等制度也是一样,准确执行它们离不开司法人员的良心和对法律的忠诚。司法人员中不断出贪腐分子,会加剧人们对“这个社会完了”的悲观感,这也会反过来激怒舆论,让人怎么骂都觉得不解恨。

一些人认为,中国司法腐败情况并不比别的领域更严重,与相近发展水平的新兴国家相比甚至要“轻一些”。这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是实情,但这样的对比没什么实际意义。现实情况是,当前司法系统的廉洁情况落后于公众的要求,舆论对司法腐败的零容忍比针对其他领域的腐败更突出,严打司法腐败是中国深化改革必须建树的一座里程碑。

一个官员犯了贪腐,被判十几年重刑,但入狱一两年就“保外就医”出来了,这种情况只要有一例被曝光,在互联网上传播开来,它打击的就是千百万人对国家的信心。

如果官方有人认为“中国这么大,司法哪能百分之百公正”就糟了,官方必须追求司法的零腐败,偶有漏网之鱼,也必须由官方自己查出并予以处罚,公之于众。一旦这种事情由媒体首揭,社会的感受必将强烈数倍。

官方应首先追求做到对司法腐败的自纠率大大超过民间发动的曝光率,进而实现近乎百分之百的自纠。然后逐渐走向司法腐败的零发生目标。张海非法减刑致使24人被立案,这样的追惩令人欣慰。但今后,张海非法减刑的类似案件就不该发生,发生了也应能够被官方及时发现,而不是要靠媒体推动官方的作为。

我们高兴地看到,近来很多腐败官员都是由官方纪检直接揪出来的,这与“表哥”那样的官员被在互联网上揪出相比,已是国家反腐机制运转更有效的表现。我们希望政法系统的反腐败走在整个官方的最前列。

中国社会上长期流传着一个词,叫做“捞人”。它指的就是动用钱和“关系”,帮助犯了罪的人非法免除或减轻惩罚。让这个词离开现代汉语,成为一个历史词汇吧。我们希望并愿意相信,政法系统的反腐败终将实现这一驱逐。据《环球时报》

新闻推荐

反恐需要点“英雄主义”

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除了需要专业反恐队伍和人民警察,还需要全社会的参与,特别需要全社会见义勇为、挺身而出的“英雄主义”氛围和行为。   ...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新旧都是东京2014-02-27 02:00
评论:(严管减刑假释,让“捞人”成为历史)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