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你扫一扫了吗如今黑白相间形似迷宫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

来源:内江日报 2014-04-21 03:15   https://www.yybnet.net/

你“扫一扫”了吗?如今,黑白相间、形似迷宫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随着智能手机普及,二维码成为连接线上、线下的一个重要通道。

然而,一些犯罪分子利用二维码传播手机病毒和不良信息,甚至进行诈骗等犯罪活动,严重威胁消费者的财产安全。

有关案件显示,利用二维码盗刷消费者存款,已成为一种新的犯罪途径,此类诈骗活动有进一步蔓延之势。

公安人员介绍,犯罪分子先将二维码植入病毒程序,编造理由或伪装成商家优惠券等,诱骗受害人扫描,从而获取受害人身份证号、银行账号、手机号码等重要信息,再以短信验证的方式篡改对方密码,将对方账户的资金转走。

二维码藏病毒

外观无法辨认

在日常生活中,用手机“扫一扫”,就能添加微信好友、下载优惠券、购买车票、浏览网页、下载手机应用等,甚至有人用二维码制作成自己的个人名片。

“只要手机上有微信或二维码识读软件,就能任意读取二维码。”灵动快拍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鹏飞说,二维码在为用户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漏洞。

专家介绍,由于技术门槛过低,二维码目前处在“人人皆可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由此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不容忽视。

据了解,不法分子在网上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工具软件),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就可以生成一个二维码,整个过程不超过1分钟。

业内人士指出,相关部门对二维码的监管也是“一片空白”,注册一家二维码企业并不需要专业资质,制作二维码也没有任何规定,发布二维码也没有任何限制,整个行业处在一种自由化状态。

“二维码只是一个中介,在‘人人都能制作、印刷和发布\’的状态下,是否成为犯罪工具就看掌握在谁的手上。”国际关系学院信息科技系副主任王标说,二维码是否藏有病毒,从外观上无法辨别,用户一旦扫了“藏毒”二维码,就会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刷等。

此外,二维码也成为一些不良信息的传播渠道。记者在网上搜索到一条赢取优惠券的二维码,用手机扫描后,发现这个二维码中并无优惠券信息,显示的是一家色情淫秽网站的网址。

安全漏洞明显

亟待加强监管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作为一项颇有实用性的编码方式,二维码的普及看来是一种趋势。然而,面对二维码带来的信息安全威胁,广大用户如何防护?监管部门如何堵塞安全漏洞?

王标建议,在“扫一扫”之前,广大用户应提高警惕,先核实二维码的来源,要选择正规企业、商家发布的二维码,不要扫描来源不明的二维码;同时,用户需要安装手机安全防护软件,及时更新,以降低信息安全风险。

南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安全系主任贾春福表示,公安机关应当严厉打击利用二维码犯罪的行为,信息技术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应对,鼓励手机安全软件企业,完善恶意网址云端数据库,研发推广带有安全扫描技术的扫码软件,以遏制信息诈骗等行为。

“当务之急是出台二维码的使用标准,完善针对移动互联网安全的法律法规。”王标说,对二维码企业资质、认证、备案等予以明确规定,促进这一行业的健康发展。

贾春福介绍,我们常用的二维码都是日本研发的QR码,是开源的、通用的。谁都可以生成,谁都可以读取,相当于明文电报。一些特殊行业使用二维码时,应该优先使用自主的、带有密码的二维码体系,设置加密、解密的工具,防止信息泄露。(新华社)

新闻推荐

日本浪人制造晚清假币第一案印制30万大洋假钞

1897年5月27日,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六号成立,该行实收资本250万两。其中,100万两来源于行长盛宣怀的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78万两源自李鸿章等官员的投资,其余为商股。中国通商银行完全参照...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你扫一扫了吗如今黑白相间形似迷宫的二维码已经深入人)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