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林先生收藏的“永昌元年”官窑青花梅瓶。本报记者 田蹊 摄
本报讯(记者田蹊)5月17日,一件保存完好的明末李自成“永昌元年”青花人物大梅瓶惊现兰州市,这为甘肃青城古镇是李自成战败后的归隐地提供了有力物证。
5月17日,记者在全国著名收藏家、国际文物鉴定师王志林先生的收藏品中,看到了这件保存完好的明末青花人物大梅瓶。该梅瓶高34厘米,瓶口直径5.8厘米,瓶底直径10厘米,盘口丰肩,修长玉立的器身绘七段青花纹饰,肩部满绘极具明末时代特征的龙麟开光花果纹,主图嫦娥玉兔栩栩如生,松鹤延年瑞吉兆祥,副图海马山水,青花沉静靓丽,笔触苍劲凝重。引人注目的是该梅瓶肩部双圈方框中“永昌年制”款识,字体稳健郑重。“永昌”为明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的年号(1644年—1645年5月),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国,国号大顺,年号永昌。尽管永昌年号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短短两年时间,但这只梅瓶则成为了这场波澜壮阔的农民起义的历史见证。
李自成的出身地经历史学家考证,为陕西米脂李继迁寨人。李自成究竟是怎样死的,却一直存在争论,《明史·李自成传》也无法搞清其殉难经过,少数史料中记载有自缢、误杀、归隐等说法不一。在榆中青城镇苇茨湾村李姓人家发现的一本抄录并补修于民国三年(1914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全新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成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死后葬于龙头堡子山下。
5月18日,甘肃省博物馆的专家看到这只保存完好的“永昌元年”青花梅瓶后十分震惊,在鉴定过程中专家得出了“罕见”的结论。这名专家介绍,在清王朝彻底铲除销毁“闯贼祸乱”的封建统治之下,当时如果发现谁家藏有这样的瓷器,不是灭族就是满门抄斩的重罪,这只青花瓶能经历这么严酷的环境珍藏传承,实属罕见。梅瓶历经沧桑劫难惊现于兰州,这是甘肃文物收藏保护方面的一件大事。虽说单凭这一件在兰州发现的瓷器就说兰州青城古镇是李自成归葬地略显单薄,但这件瓷器和李氏家族一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青城的历史考证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证据。甘肃博乐拍卖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国家古玩艺术品高级鉴定师张乐群告诉记者,这件“永昌元年”的青花梅瓶目前国内发现的仅此一件,由于十分珍稀,市场价值很难估计。
王志林先生是全国著名收藏家和国际文物鉴定师,他所收藏的“天外来石”,填补明代瓷器空白的“景泰年制”款官窑鱼纹盘,证明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天保年制”日本天皇地图青花瓷大盘,经本报独家登载后,均在海内外引起过巨大反响。
新闻推荐
图为李东英院士在接受媒体采访(6月4日摄)。 新华社照片 上了90岁的老专家还在思考么?近一个世纪漫长岁月哪些已淡忘,哪些刻骨铭心?如此资深的老院士怎样对待退休与工作? 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