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刘国光资料图片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有一道惊心

来源:兰州晨报 2014-05-26 12:18   https://www.yybnet.net/

刘国光资料图片

“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有一道惊心的坎。我这一生没有什么大出息。自知不怎么聪明,自负还算守本分,勤奋以治学,平实以做人。”面对记者的提问,刘国光这样评价自己的一生。

《资本论》指明人生方向

生于1923年的刘国光已年逾九旬,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的一生当中,近70年的时间都与经济学打交道,这期间,他始终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和改革开放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

刘国光的一生,经历了很多。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故乡南京沦陷,刘国光这个14岁的少年被迫流亡湖南、四川等地。在那段疾苦的岁月里,他阅读了《大众哲学》《社会科学教程》《经济学概论》等著作,从此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

1938年,刘国光进入四川国立二中读书。当时《资本论》尚未出版,但学校图书馆有介绍《资本论》的通俗读物,这些材料让刘国光对《资本论》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资本论》(第一卷)出版后,他立即买来认真阅读,读完后虽似懂非懂,但求知的渴望,让他不断读下去,并且受益匪浅。“《资本论》是对我影响最大的理论著作,为我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刘国光说。

1941年,刘国光以优异成绩被西南联大录取,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经济学专业。谈起选择经济学的初衷,刘国光说,进入大学选择经济学专业是由于读《资本论》等著作后,产生了学习经济学的兴趣。而当时的中国贫穷落后,遭受外敌的蹂躏,流亡生活的痛苦以及战争时期民不聊生的状况,更让人产生了经济救国的志向。

大学期间刘国光接触更多的是西方经济学知识,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兴趣并未消减,先后读完《资本论》的二、三卷,大学毕业论文更是选择了以马克思地租理论为主轴的题目,在赵乃抟教授的指导下,他融贯西、马经济学两大理论派别,重点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经济学只能是参考、借鉴,而不能居于指导和主流地位。当然,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性,凡是好的东西,马克思主义也可以吸收过来。”刘国光说。

提出中国经济改革模式

1951年,刘国光作为国家选拔的第一批留苏研究生去莫斯科学习,在4年的留学生涯里,经历过战争的刘国光,十分珍惜这次求学机会,也时刻不忘建设祖国的重任。几乎天天泡在列宁图书馆,一坐就是一整天,那时,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问题。

在苏联专攻计划平衡专业和观察经济发展现实,回国后刘国光开始思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受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1979年初刘国光着手研究计划与市场关系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经济改革要采取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模式。他提出,我们要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能迷信市场;我们要坚持计划调控,但不能迷信计划。

谈及自己的一生,他认为做学问要“不唯上、不唯书、但唯实”;做人最简单的道理就是“爱祖国、爱人民、爱亲人,贡献一切,牺牲自我”。

新华社北京5月25日电

新闻推荐

消防人员在现场试图救下自焚男子自焚前男子用扩音器发

▲消防人员在现场试图救下自焚男子。自焚前男子用扩音器发表演说。人民网照片  据新华社东京6月29日电 一名日本男子29日在东京繁华地带自焚,抗议政府试图解禁集体自...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刘国光资料图片人到九十现在已不算稀奇但总有一道惊心)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