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7月3日电 在“卢沟桥事变”77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中央档案馆从馆藏档案中选取经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的45名日本战犯的亲笔供词档案,首次通过互联网向社会全文公布,以无可辩驳的证据,揭露日本侵华期间犯下的反人道、反人类、反文明暴行。
正义审判,战犯自写滔天罪行
新中国成立后,共接管和关押日本侵华战犯1109名。1956年,在押的1017名罪行相对较轻、悔罪表现较好的日本侵华战犯被先后分三批免予起诉,并立即释放。职务较高、罪行较重的45名日本侵华战犯,则被提起公诉。
笔供、口供材料,检举、控诉材料,前往犯罪现场实地调查,听取受害者和目击者的证词……每一个战犯的罪行,都经过了广泛且细致的调查认证,并形成《侦讯总结意见书》。
在战犯大野泰治的供述里,这样一段话令人毛骨悚然:“1935年8月两个月,从以横岛河子为中心的地区逮捕许多中国人民,其中26人禁拘于警署,用殴打、灌凉水、捆吊等方法拷问。其中2名抗日思想浓厚的由石田斩杀,将头烤焦,用脑浆配药送来哈尔滨,我吃掉了其中一个。”
面对正义审判,所有被告战犯在受审判的最后陈述中,都承认了起诉事实,并作出忏悔。“我的罪行实在是无比凶恶和残暴的,它是已经写在历史上的无可否认的事实。”战犯长岛勤说。
不容抹杀,血色记忆刻骨铭心
然而,数十年过去,当善良的人们呵护着来之不易的和平,当二战已经在欧洲翻过了历史的一页,如今的日本政要却公然颠倒黑白、混淆视听,频频发表否认和美化侵略历史的言论,践踏历史事实和人类良知。
有关专家指出,日本执政当局如果在开历史倒车的道路上一意孤行,将带来一系列严重后果。以青年一代为例,现在的日本青年没有经历过战争年代,对历史的初步认识主要靠学校的历史教育。一旦接受错误史观,日本年轻人将如何与亚洲邻国的民众相处?
在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原所长蒋立峰看来,公布于互联网上的战犯笔供,不仅是回击日本右翼势力谎言的铁证,还能在更大范围内发挥影响力,让不明真相者看到真相,看到那些惨绝人寰的血色记忆。
珍爱和平,正视历史启迪未来
面对罪恶的战犯,中国人民回报以宽恕。当年,45名战犯被从宽处理,分别判处8年至20年有期徒刑。服刑期间,中国政府允许战犯家属到中国探视。
“我们在过去由于所受的升官和军国主义的教育,走错了真正爱国的道路,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甚大的苦难,在圣战的外衣下进行了许多惨无人道的行为。现在既然认识到这点及战争的凶恶,就应以直接侵略中国的负责人以及作为人的立场必须赎自己的罪恶。”战犯城野宏对前来探视的妻子城野绫子说。
战争亲历者的反思,言犹在耳。环顾世界,当德国以真诚的忏悔,赢得世人的原谅与尊重时,作为二战中亚洲战场加害方和战败国的日本,其领导人至今还企图为侵略历史翻案,这为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新闻推荐
7月26日是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发表69周年 钓鱼岛是中国固有领土,无可争辩
新华社北京7月26日电 7月26日是中、美、英三国发表促令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69周年。《波茨坦公告》连同1943年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等国际法律文件,构成了日本必须归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