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清楚地记得,奥巴马总统在访问日本时,曾与安倍晋三首相在银座有名的寿司屋数寄屋桥次郎中共同用餐。之后有传言说,奥巴马当时只吃掉了一半的寿司,数寄屋桥次郎对此进行了反驳,一时成为了人们谈论的话题。某家周刊杂志独家报道称,由于两国首相的就餐地点选在了这里,所以其他老牌寿司屋出于嫉妒,故意编造了这一传言。
奥巴马访日之后,几名中国客人来到了数寄屋桥次郎在六本木的分店。由于用餐迟到、限定食材种类、要求打包外带等原因,他们与店方发生了争执,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的确,对于外国人来说,高级寿司屋的门槛有些偏高。除了价格原因之外,外国人并不理解这里的特殊用语与食材名称的含义。在这样的老店中,一般是没有英文菜单的。
前不久,我和一位女性朋友来到了银座的一家寿司店。虽然不是数寄屋桥次郎那样的顶级老店,但寿司的价格也是非常高的。在这里,我也经历了一次小小的“失败”。
店里的女服务员问我:“需要给您添一点‘紫\’吗?”我还以为她说的是我正在喝的日本酒的品牌,于是答道:“这酒的名字不叫紫,叫富乃宝山。”服务员微微一笑:“非常抱歉,我刚才说的‘紫\’是指酱油。”说完便离开了。这时,和我共同用餐的女人也笑了起来,令我有些尴尬。
在日本,人们有把酱油称作“紫”的习惯。我听说过这一说法,但由于极少使用,已忘记了。该用法起源于室町时代,由于酱油呈紫色,所以“紫”成为了女性指代酱油时使用的隐语。这里所说的“古代紫”与现代的紫色并不相同,是一种略带蓝色的深绿色。
除此之外,寿司屋中还有许多独特的用语。
例如,茶被称为“◇◇Q”。因为客人会在用餐完毕之后点茶,“◇◇Q”的用法便是从“用餐完毕,将要离开(◇◇◇)”的语境中演变而来。结账则被称为“◇◇想”,这是因为店员在把账单交给客人时经常会说:“照顾不周,没有给您留下好印象(◇想)◇十分抱歉。”长久以往,“◇◇想”便成为了“结账”的意思。另外,吃寿司时必不可少的醋姜则被称为“◇Q”,这种说法源于咀嚼生姜时发出的“咯吱咯吱(◇Q◇Q)”的声音。
如果不稍微学习一下这些用语,在老牌寿司屋中用餐时就会不可避免地遭遇尴尬。如果面向外国人出一本《寿司屋用语集》,会不会畅销呢?真有这么一本书的话,不光是外国人,日本人可能也会购买。我也很想拥有它。
新闻推荐
如果周末只做—件事我们推荐你———◇昧《去见小洋葱的母亲》的脉脉温情
←漫画作者冈野雄一把他与母亲的生活点滴画成了四格漫画。这无形的情感在日本形成了一股“小洋葱”热潮。↑由此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老导演森崎东执导5让该片继承了松竹情节剧的平民风格5让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