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一挺老机枪的故事,一挺老机枪的故事

来源:老年生活报 2014-08-01 23:14   https://www.yybnet.net/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在胶东地区我军部队中,有一挺知名的马克沁式重机枪,人们称它“老黄牛”。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这挺重机枪当年所在的我军西海独立二团重机枪排首任排长老王向我讲述起这挺机枪的故事。

“同志们,过来瞧瞧,熬了这么久,咱们营终于有 ‘大家伙\’了! ”老王和七八个战士从团部抬回一挺重机枪, “它外壳是黄铜的,就叫它‘老黄牛\’吧。”营长张子江笑着说。

就这样,“老黄牛”在西海独立二团一营扎下根儿来。

“老黄牛”于1945年被分给西海独立二团,那时日本刚刚投降,而在投降前,日本在东北陈兵百万以防备苏联红军,配备的武器装备自然也不少。“东北那时简直就是一个大武器库,大家都说那里有大量日式新武器可以接收,咱们胶东的主力部队,迅速在烟台集结,准备进军东北。走之前把一些老旧武器留了下来,装备给了地方部队。夸张点儿说,有的部队那时甚至是徒手去的东北。 ”老王回忆说。

“老黄牛”到了西海独立二团一营后,一营成立了重机枪班——“老黄牛”班。后来,在东北的我军部队又将一些接收来的日军新武器运到山东,一营又分到一挺日造九二式重机枪,机枪班升级为机枪排,“老黄牛”被分在一班、九二式被分在二班。

老王还记得,当时营长拍板说:“小王,你有文化,团长同意了,你就是咱们西海独立二团第一个重机枪排的首任排长了! ”

说到这“老黄牛”的来历,老王一脸神秘: “在胶东部队里,很多人听说过‘老黄牛\’,可是它的身世却很传奇,有许多版本,很少有人能说清。 ”

最权威的版本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提供——“老黄牛”是从吴佩孚家地下室的棺材里抬出来的。 1938年,以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天福山起义部队为基础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第三军第二路从日军手中拿下了蓬莱县城。进城后,当地百姓反映,在县城东南有一座建筑,是吴佩孚的家。部队领导立即组织力量到吴家大院搜查。当他们搜查到地下室时,发现一口大棺材,感到非常奇怪。于是他们找来工具,撬开棺材。棺材打开的瞬间,大家惊住了,里面立着一挺马克沁式重机枪,通身的铜黄色泛着冷光……

无论渊源何处,“老黄牛”都必将是书写不尽的传奇。

1945年冬,西海独立二团准备解放小考家,这是“老黄牛”到团里后第一次参战。敌方是一个五百多人的大队,对眼中不是主力部队的“土八路”不屑一顾,不停地挑衅道:“土八路,亮亮家伙!”

敌人的嚣张并没有打乱我军的部署,“老黄牛”班的战士们趁敌人傲慢松懈之际,悄悄将“老黄牛”架在了围墙东边隐蔽的地方,攻击信号一发起,“老黄牛”便喷着火舌,带着战士们的愤怒,扫向敌人。

“老黄牛”打起来很响,挑衅的敌人瞬间全都哑了,趴着不敢抬头,他们以为我军主力来了,很快就丧失了战斗意志。

“打那以后,敌人意识到,土八路也有硬家伙! ”老王挥了挥拳头。

小考家战斗的胜利让西海独立二团打起仗来越来越有底气,越来越像主力部队。从此,西海独立二团也越来越多地承担起主力部队的作战任务。

“老黄牛”班作为西海独立二团的主要火力,抬着“老黄牛”从潍北一路扫射到了掖县。

1946年底,敌军纠集大批人马,进攻掖县粉子山。

“老黄牛”班即将迎来他们的荣誉之战。

战前,张营长问老王:“把重机枪排放到粉子山最前沿怎么样? ”

“坚决完成任务!”老王拍着胸脯说。

张营长又说:“‘老黄牛\’和‘九二式\’谁放第一线? ”

“老黄牛”班的刘班长听到这话,马上喊:“我们班上第一线! ‘老黄牛\’去顶最前沿! ”

老王看了看老旧不堪的“老黄牛”,有些不放心,更有一些不忍,对刘班长说:“‘老黄牛\’没有九二式那么多子弹。 ”

“营长,多给我们拨点子弹吧,‘老黄牛\’能行!”刘班长越说越激动。

张营长看了看决心很大的刘班长,又望了望“老黄牛”,略微迟疑了一会儿,咬着牙说:“给你两袋半,六百二十多发,够不够? ”

老王知道,营长拿出了全部家当。

“够!我们每个人还有两三支步枪可以打! ”刘班长斩钉截铁。

就这样,最为艰巨的任务落到了“老黄牛”班十四名战士的头上。

老王深知“老黄牛”阵地任务的艰巨性,作为排长,他没有留在二线的九二式阵地上指挥整个重机枪阵地,而是直接到了一线,和“老黄牛”班一起,与敌人面对面拼杀。仅仅是战斗的第一天,大家便凭借着“老黄牛”的火力,打退了敌人七八次猛烈进攻。

这时,二连在象山的阵地伤亡很大,坚守突出部位的二排只剩下五名战士,张营长当机立断,命令老王带领三十六人,到象山阵地接替二排,并宣布老王为二排长。重机枪排交给了刚刚养伤归来的老赵——“老黄牛”班的第一任班长。

战场上的干部交接工作异常简单,老王和老赵相互一握手,便各赴阵地,坚守战斗岗位。

虽然一直用点射来节约子弹,但坚守日久,配给“老黄牛”那两袋半子弹越打越少,我军火力越来越弱。而此时,敌人的火力却越来越凶猛。

“老黄牛”班的战士们开始用步枪阻击拿着美式汤姆生冲锋枪的敌人,周围的许多阵地都被敌人占领了,剩下的一部分阵地包括九二式所在的二线重机枪阵地也陆续接到命令,撤走了,“老黄牛”阵地撤退的命令却迟迟没有下达。敌人已经看出“老黄牛”班陷入了人少弹绝的境地,竟一下子扑了上来。最后的几名战士拼尽全力后,也相继战死在“老黄牛”身边。

此时,战士们心里放不下的不是这决意赴死的生命,而是那朝夕相伴的“老黄牛”。他们如生前一样,死死守护着它。

掖县失守之后,敌人知道“老黄牛”在我军部队中的影响力,将拍有“老黄牛”照片的传单用飞机空投到解放区,以瓦解我军民斗志,散播我军战败掖县的消息。

这种招数岂能奏效!

一年后,我军反攻掖县,敌人一路撤退、丢盔弃甲,被我军一直追到掖县最西面的沙河镇。敌军最负盛名的战利品 “老黄牛”,也被丢在了撤退途中。

20世纪末,老王调到了北京,工作愈加繁忙。虽然心里一直惦记着去找一找“老黄牛”,却未曾成行。

一晃多年过去了,老王离休了,又因病住进了医院。一个冬日的下午,我来到医院,想和他聊聊那些战争岁月里的人和事。可是,老王并没有讲自己打过多少硬仗、受过多少重伤,他只是讲了“老黄牛”的故事。

在战争年月里,人与枪之间的复杂情感往往超出人与物的概念,超越时与空的局限。深受打动的我决心寻找“老黄牛”。

我将老王和“老黄牛”的故事写了下来,并查了一些关于“老黄牛”的资料,略加整理,一起寄给了几家有可能收藏“老黄牛”的展馆,请他们一起寻找“老黄牛”。几家展馆展开了行动,他们打开仓库,搜寻着自己库存的一些老旧枪械。

他们的消息汇总到了我这儿。在那些尘封的仓库里,发现不止一挺老的黄铜马克沁式重机枪,各馆的专家们也无法确认到底哪挺是粉子山阵地上的“老黄牛”。

据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兵器专家孙成智介绍,新中国成立后“老黄牛”在展馆展出,后来有可能随着一些老旧枪械一起被运给各地的民兵用来训练,所以老王发现它不见了,也很难找到。

后来,当年运给民兵的老旧枪械又集中回收过几次,在这个过程中,档案丢失了,已经没有人知道到底哪挺黄铜马克沁是参加过粉子山战斗的那挺“老黄牛”。

我将有可能是 “老黄牛”的照片交给老王辨认。任何人都不会怀疑,只有“老黄牛”的老排长能把它给认出来。

老王握着我的手,越来越紧,我竟感到有些手疼,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竟然有如此大的手劲儿!

“‘老黄牛\’,我的 ‘老战友\’!”老王使劲儿捏着其中一张照片,喃喃自语道。

“老王,‘老黄牛\’是它吗? ”我指着老王使劲儿捏着的照片问。

“‘老黄牛\’,其实就是我那牺牲在粉子山上的一个个战友呐! ”老王一声长叹。 马龙

新闻推荐

水务开放日本周四启动,水务开放日本周四启动

早报讯 昨日,记者从青岛水务集团获悉,作为全国第25个节水周宣传活动的组成部分,第三届“水务开放日”活动将于5月19日启动,延至6月底结束。供水线参观线路为科技中心、96111服务热线、水务集团供水调...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挺老机枪的故事,一挺老机枪的故事)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