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手工达人让生活与艺术喜相逢

来源:兰州日报 2014-11-06 16:21   https://www.yybnet.net/

快节奏的都市生活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回报和海量资讯的同时,心理焦虑、精神疲惫等亚健康问题也随之而来。较之大多数人选择的唱K、泡吧、逛街、上网、追剧等减压方式,有一些人却更愿意花一整天,做自己喜欢的手工。在他们眼中,做手工的好处在于可以自主地控制生活节奏,让人从容地领略艺术之美和人生之趣。如今,城市手工制作的流行,似乎在提醒人们,选择另外一种生活方式,也许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惊喜,更重要的是,只要你有心,随时都能在生活中与艺术欢喜相逢。

迷上现代折纸的“理工宅男”

2003年毕业于华南农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赖嘉伟,在广州找到了一份IT界的工作,和大多数“理工科宅男”一样,下班就回家的他,几乎没有什么特别的休闲方式。

2007年的某一天,他在网上为朋友挑选礼物时,无意间闯入了一个现代折纸的世界,那些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创意作品,完全颠覆了他对折纸的刻板印象。“现代折纸不再是我们童年记忆中的纸飞机和千纸鹤”,更让他为之惊叹的是,那些折纸作品竟然都是使用完整纸张制作完成,没有经过任何裁剪与拼接。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模型的他就此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这门艺术。

赖嘉伟第一次尝试做日本折纸大师神谷哲史的作品《陆行鸟》的时候,花了整整一天的时间,也没能折出一个像样的作品。但是,出师不利不但没有让他知难而退,反而促使他把业余时间都花在了钻研折纸技巧上。

无论在上下班的公交车或地铁上,还是工

作间歇,只要身边有可以用来折纸的东西,他都能够信手拈来,乐在其中。就连平时到朋友家做客时,他也会顺手留下自己的折纸作品,作为礼物送给对方。最痴迷的时候,他一下班连吃饭都顾不上,就急不可耐地折折叠叠起来,一坐就是四五个小时,直至凌晨。

“现代折纸对创作者最大考验是耐心,从构思、设计、制作,到反复修改和完善,完成一件复杂的折纸作品需要付出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赖嘉伟感叹说,这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到目前为止,他最为满意的折纸作品是《天籁》——正在演奏音乐的仙女和天使,这件作品从构思到完成,一共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我始终认为,评判一个人的业余爱好是否具有价值,并不在于能否从中获利,而是在持之以恒的过程中,能否获得自我内心的宁静。”赖嘉伟如是说。

如今,赖嘉伟的工作室发展到今年已经进入第5个年头,平时他会用纸张折出灯罩、储物袋、帽子之类的生活用品,既环保又实惠,而且在折纸的过程中,还能够放松心情,有效缓解IT行业普遍面临的工作压力。

制作皮具的摄影记者

第一眼见到高笑的人,也许很难把面前这名身高一米八、留着短寸、总是背着相机包的摄影记者跟“手工达人”这个词语联系起来。但是,只要你来到他位于珠江新城的个人工作室,见到那一屋子的切割板、裁皮刀、锥子、钳子、剪刀、钢尺等制作工具,闻到空气中弥漫的白蜡和皮革边油的味道,你就会明白,这是一名新闻工作者超逸于现实生活之外的、另一方逐梦的天地。

对高笑来说,做手工并不是因为受到了谁的影响或者得到什么启发,而是源于他对生活的直觉般的热爱。高笑坦言:“我这个人很爱琢磨,当我发现那些不美的事物时,就想亲手去改变它们。可以说,做手工是我发现审美、追求生活品质的一种方式。”

有的时候,当他把熬夜完成的皮具作品向朋友们展示时,很多人都不相信那些制作精良大方的钱包、皮带、皮套都是他独立完成的。

对此,高笑解释说:“制作手工的过程是一段内心修炼的旅程,我不是为了打发时间,更不是要用手艺来换取利润。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想把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通过某件作品表达出来,并且能够控制和把关所有的环节,在制作过程中能完全地占据精神上的主导地位。同时,我还能不断地纠错,在追求完美极致的过程中获得无穷的乐趣。”他笑着说:“当你完成的作品不仅可以给自己带来快乐,还能得到他人的赏识,我认为这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目前,高笑已创立了个人的独立皮具品牌,主要接受私人订制。曾经有朋友建议他在网上经营一个淘宝店,对外公开销售。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他还是放弃了这个想法。因为,他觉得做手工皮具,本质上说只是自己的业余爱好。高笑对自己的定义是“自然派艺术家”,他相信的是,“一个人只要热爱生活,懂得生活,能够把个性化的风格和气质注入一件用心制作的作品之中,让它拥有独一无二的生命力,那么生活中,每个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钟情复古设计的自由撰稿人

2013年,一项在豆瓣上发起的“穿妈妈的衣服拍照”活动,得到很多广州复古爱好者的响应。不少90后的女孩子穿着妈妈几十年前压箱底的“时装”前来拍照,桃红色大垫肩外套、海蓝色的水手条纹连衣裙、经典的荷叶边白衬衫……这些昔日的霓裳令当天的聚会充满了一股上世纪80年代的怀旧气息。

这个活动的发起人之一,便是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的安徽女孩吴糍糍。从学生时代开始,吴糍糍就爱看时尚杂志,她钟情于那些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品牌珠宝散发出的淡淡光晕,倾心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时装设计的大胆和自由。她尤其喜欢搜罗各种饰品的残旧配件,通过重新组合,赋予它们焕然一新的别致美感。

闲暇时刻,她会把她在旅行途中,或者通过朋友、网店淘来的Vintage(复古)物件与珍珠一起进行设计和搭配。一件件或俏皮、或淡雅、或大气的项链、耳环、手链等,便从她的一双巧手之中一一诞生。她还会为自己的作品

拍摄精美的图片,配上文字,发布到社交平台上与网友们分享。“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相较之下,能不能卖出去并不是太重要。”吴糍糍说。

她清楚地记得,在上次“穿妈妈的衣服拍照”活动举办期间,一位90后的小姑娘穿着妈妈年轻时的嫁妆前来赴会。“那件衣服穿在她身上显得很宽松,她告诉我,那是当年她的外婆为妈妈特别定制的,希望几十年之后,妈妈发福了还能穿得下。几十年过去了,妈妈的身材依旧很好,虽然衣服已经派不上用场,但寄托在其中的情意是可以代代传递下去的。”

吴糍糍就此得出的结论是:“复古是以往某个年代致敬的一种方式,能勾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记忆,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理解父母那一辈的人,同时让人学会珍惜和欣赏身边的美好。”

如今,在自由撰稿人和珠宝设计师两种身份的相互转换,不但没有令她焦头烂额,反而更好地平衡了生活。吴糍糍说:“写稿子忙碌而辛苦,身在职场往往身不由己,但手工创作却可以让我静下心来品味生活的精致,享有一份纯粹的自由。毕竟生活就该如此,而不是忙得只剩浮光掠影。”□据《南方日报》

新闻推荐

日民众集会反对集体自卫权

数千名日本民众24日在东京参加集会和游行,呼吁维护和平宪法、反对行使集体自卫权。民间组织“和平宪法第九条之会”(“九条会”)创始人之一、知名作家泽地久枝在东京日比谷公会堂告诉大约2500名听众...

相关新闻:
ETC全国联网三问2014-11-30 16:10
猜你喜欢:
从弱冠到华发2014-12-10 16:06
评论:(手工达人让生活与艺术喜相逢)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