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进洋河镇临洋村的草莓种植大棚,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红红的草莓,犹如宝石般镶嵌在绿地里,鲜艳的颜色让人垂涎欲滴。“由于口味香甜,个头饱满,这种一级果能卖到30元一斤。”青岛盛泰美玥果蔬专业合作社经理张宝诚举着一个大个的草莓乐呵地说。
成立于去年8月份的青岛盛泰美玥果蔬专业合作社,共投资300多万元,建了40个冬暖式大棚,进行草莓种植。为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合作社与日本佳肯公司签订合同,采取订单农业的模式,由日本公司提供草莓苗,并采用日本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成熟后由日本公司统一销售。“这订单握在手里,俺们就吃上了定心丸,再也不用去跑销路、拉客户了。”
张宝诚告诉记者,为了让草莓的品质达到标准,每个大棚都由专人管理,并邀请日本的技术专家定时来进行指导和培训。育苗、除叶、施肥、摘莓……每一道工序都严格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就连灌溉的水也是经过过滤的深井水。“为了防止光照后表皮变软,影响口感,我们的工人都是凌晨4点钟起来摘草莓,装箱后还要在冷库里放5个小时,让草莓的品质达到最佳,最后供应到青岛、胶州等地的各大超市。”
目前合作社的草莓已经上市,由于色泽红艳,口味香甜,盛泰美玥的草莓深受市民欢迎,慕名来采摘的市民也是络绎不绝。“合作社+企业的种植模式,使得农产品质量有了保障,销路也稳定,收入比以前翻番哩。”
尝到了精细化管理带来的高收益,张宝诚打算明年增加投入,种植桑葚、蓝莓等,把盛泰美玥果蔬基地打造成一个可供市民休闲娱乐采摘的百果园。
近年来,洋河镇不断升级改造采摘园区,提升采摘节品质,供游客四季采摘。这一新果蔬基地的打造也为“山水洋河、四季有约”的旅游品牌,增添了新活力。(王惠/文 炳慧/摄)
新闻推荐
■ 记者 杨军 孙明春 孔浩 特约记者 沙朝佩 文/图 山亭区徐庄镇境内的泉崮山是鲁南地区的一座名山、英雄之山,抗日战争时期,这一带曾是抗日根据地。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