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2015年工作要点经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并于近日印发。为凝聚加快发展的合力,全力打造“四城”,加快向幸福宜居的青岛北部新区迈进,本报今起开辟“把握新常态,激发新活力”栏目,从不同角度解读市委2015年工作要点,敬请关注。
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围绕“高端、智慧、低碳、生态”定位,加速产城融合,着力打造高端智慧新区,打造千亿级高端制造业产业链。
★关键词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完善行政架构:理顺财政体系,确保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位、执行到位;
启用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着力打造审批效率最高、服务质量最优的项目聚集洼地。
★关键词二:强化项目支撑作用
提升项目招引质量:确保年内新签约项目13个以上;
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海铁船艇、东软智能家居等12个项目投产或投入使用,日本电产尼得科电梯、青山电器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重点培育冷链、电力、物流、航空、装备制造五个百亿级产业板块。
★关键词三:推动产城融合发展
完善启动区功能配套:竣工启用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发挥好西安交大青岛研究院、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青岛分院的科技支撑作用。加快建成院士专家人才公寓、青岛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恒泰五星级酒店,完成医疗中心主体工程,启用青岛中加国际学校、交大附中和职工公寓;
推进雨污分流工程:开工建设北部污水泵站,启用南部污水处理厂,争创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新建开发区特勤消防站,提高火灾救援处置能力。
★关键词四:提升大沽河生态旅游度假区承载能力
竣工启用大沽河博物馆及游客服务中心,建成宝佳健康城一期主体工程;
积极融入青岛市常态旅游线路,全力打造青岛母亲河文化旅游品牌;
争创国家级水上赛事基地,不断拓展以河湖海泽为主体,以休闲养生、水上体验为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国际物流港
超前谋划建设临空经济区,打造国家级关键交通节点、建设面向日韩地区门户机场、东北亚地区重要综合枢纽,构建现代化国际航空城。
★关键词一:高起点谋划航空城蓝图
以全市6个街道和李哥庄、胶莱镇730.2平方公里区域为主体,加快推进各领域各层次规划编制、衔接、协调,按照“圈层+轴带”扇形空间发展模式,科学确定建设开发时序;扎实推进南胶莱河治理和碧沟河改道,切实保障机场防洪安全。
★关键词二:构建综合性交通体系
以机场为中心,着力完善20分钟通达航空城全域的路网体系,超前做好地铁8号线与我市交通路网衔接工作,加快实施桃源河大桥重建工程,协同推进济青高铁、青连铁路建设;依托机场快速路建设,积极争取马店出入口互通立交改造以及海尔大道、王花路、小南路高速下穿改造工程纳入青银高速改扩建工程。
★关键词三:加速打造临空经济区
加快编制221平方公里临空经济区总规,启动申建国家级临空经济区;完善产业招商目录,围绕航空培训、航空物流、航空制造、航空维修四大领域,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
★关键词四: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下转第二版)(上承第一版)依托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打造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区;建成启用国检胶州综合检测技术中心,积极推进开通“青新欧”货运班列,推动丝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双向桥头堡。
开拓多式联运、保税物流、流通加工、物资交易等新型业务,确保年内铁路物流运量达到20万标箱,力争年内获批国家临时对外开放口岸。
启动建设传化公路港、宝湾物流等项目,确保国家认证A级以上物流企业达到15家,申报5A级物流企业1家,切实提升全市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
大力发展B2C、C2C、O2O等新兴电子商务业态,加快京东电商产业园建设,支持宇创凡电商产业园做大做精做特。(任献文)
新闻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