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明翔
古人有云:“地低为海,人低为王。”这句话竟在上周末同学儿子婚宴上得到了某些程度的验证。
一自恃酒量过人且比我们年轻许多的老乡,串台至我们这一桌,惊奇地发现其中竟有他的一个熟人,纤瘦且老大不小。便有恃无恐地说:我喝一小钢炮,你就喝两小杯即可。这位朋友连声说不会喝酒,对方愈逼。无奈,朋友只能答应。年轻人喝了两个小钢炮之后,朋友却说,我已经十几年没有喝酒了,今晚尽兴,干脆,你就多陪我喝几杯。年轻人说要平起平坐,朋友也不反对,就这么一杯一杯地喝。到了最后,眼看年轻人撑不下去了,朋友就说,为了纪念,我们再喝两个小钢炮吧!年轻人一下子就趴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其实,我这位朋友的酒量颇惊人,但他一向为人低调。每一次喝酒,从没主动过,尤其遇上陌生人敬他酒的时候,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只要对方出言不逊,他就会有礼有节地一步一步把对方扳倒。在我印象当中,凡是逼他与之拼酒的人,没有哪一个是占上风的。就像当年霍元甲打败俄国大力士,叶问打败日本武士高手一样,开初,对方都是气势汹汹,不可一世。霍元甲和叶问都一再地退让,到最后,看准对方破绽,愈战愈勇,直至把对方打倒。
因为低调,对方逼得更急;因为低调,对方以为你手无寸功;因为低调,对方会更加狂妄;因为低调,对方就会更加肆无忌惮,胆大妄为,许多缺陷和短处就会轻易地暴露出来。这时候,只要能力不小且低调的人一出手,对方一般就没得救了。
人们总是提倡高调做事,低调做人。这其中是有玄机的。一般情况下,过多锋芒毕露的人往往会让人反感,而低调的人更容易让人接近。在这里需要明确的是,低调做人指的是人为地把调子降低,实际的调子应该不低。就像霍元甲,他是武林高手,但不是因为自己武功高强而欺强凌弱,而是以一个平凡人、平常人的心态和处事风格出现在世人面前,即便比武是自己的强项,仍不显山不露水,这是为人的刻意低调。但低调的前提是本事高强,低调,是不愿意示强。没有本事的人,不示强,那不是低调,那是没资格声张。如果霍元甲不会个三拳两脚,你再低调,对俄国大力士而言,什么作用都没有。
低调做人指的是别人恃人傲物,你却虚怀若谷;别人卖弄口才,你却多思慎虑;别人拼命炫耀,你却韬光养晦;别人你斗我争,你却淡然以对;别人直来直去,你却融方于圆;别人拿放不起,你却能屈能伸。
纵观古今中外,很多有成就或受人敬仰的人,都是低调做人的典范。如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每天才花10美元生活费,不雇请司机,自己亲自开的车,却把全部的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苹果电脑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患了癌症,却依然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到医院里排队动手术,而不愿意听从别人的劝说,花巨资去走后门。
低调做人并不是贬低自己,而是一种睿智的人生态度和处世方法。当年,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终于请出“卧龙”先生诸葛亮,建立了蜀国,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势。而刘备放低身段“三顾茅庐”,也成为了求才若渴的美谈和典范。
三国时的司马懿,为了出人头地,隐忍了50年之久。他20多岁来到曹操身边做事,到了70多岁才执掌大权。司马懿的一生,正如《老子》所言,只有保持虚空的状态,才能不断接受,顺势而为,最终功成名就。司马懿把握住了“居善地”、“心善渊”和“动善时”的精髓。我们不提倡也绝对不去效仿司马懿权谋的韬光养晦,但是,司马懿在为人处事的低调方面,也有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地方。那就是,低调做人,不露锋芒,隐忍为人,做事谨小慎微却力求圆满。
能够低调做人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和顿悟。被毛泽东称为朴素唯物主义者的王夫之老先生,总结了人生处世的“六然”和“四看”。“六然”——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得意淡然和失意漠然,这里特别讲究“处人”和“得意”两个“然”。因为,处人是一辈子的事情,得十分注重和讲究。而得意时最容易忘形,最容易高调,最容易原形毕露,在这个环节里,尤其强调低调。“四看”则是“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做人能做到这个份上,算是做到了极致了。
我们的一些官员,动辄前呼后拥,命令别人,属下稍有闪失,当着众人的面大声训斥,唯恐别人不知道他是领导,是官员。回一趟老家,早早就通知给地方的相关官员知道了,却故意说,千万不要惊动别人,影响不好。可骨子里却是担心人们不知道他荣归故里,场面不那么热闹张扬。
做人低调一些,什么事都会容易成功。但是低调做人并非故意做出对别人示弱的样子。另外,低调做人也不是让我们任由别人欺侮,而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自己最优的心理状态,显现出对他人、对世间规律的充分尊重。
新闻推荐
据南方报业驻泰国《星暹日报》报道称,今年,中泰建交40周年,泰国旅游局成立55周年,中国游客逐渐成为了泰国旅游的主要客源之一,这让中泰的关系也变得更为密切。大量游客到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