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北京3月12日电 旧有增长模式亟待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更为艰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统筹考虑增长、改革与转型的思路备受海外媒体和人士关注。
挑战孕育机遇
日本《朝日新闻》指出,主动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增长,更加重视经济增长质量。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安德烈·伊万诺夫说,中国未来将继续转变发展方式,追求更高的经济发展质量。海外媒体和人士还聚焦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之路。伊万诺夫表示,中国未来不再是生产便宜、简单商品的“世界工厂”,而将升级转型成全球科技创新和生产中心。
改革激发潜力
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中国政府新的改革措施以及活力非凡的民营部门将为中国经济增添新的动力。伊万诺夫指出,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显示出中国作为高科技大国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国应继续大力鼓励高铁、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开放赢得主动
海外人士还认为,中国对推动区域自由贸易持积极态度,将进一步促进形成更为开放和互惠的亚太自由贸易格局。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说,中国政府加强互联互通、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的做法是正确的,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是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棋局大博弈中一步相当高明的好棋,以亚太自贸区为抓手可赢得主动。
新闻推荐
本报讯3月26日下午,2015年国际滑联世界花样滑冰锦标赛结束了女单短节目的争夺。34名选手全部登场后,俄罗斯选手图克塔米舍娃以77.62分高居第一,队友雷迪奥诺娃69.51分排名第二,日本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