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从孔子“学习”之道看教师“教学”之道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3-14 07:34   https://www.yybnet.net/

卡尔维诺在《为什么读经典》一文里写道:“经典是那些你经常听人家说‘我正在重读……\’而不是‘我正在读……\’的书”,“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永不会耗尽它要向读者说的一切东西的书”。

近日,坊间新出《论语里住着的孔子》一书,同是读《论语》,著者何伟俊先生从文本出发,认识、理解、亲近孔子,读出一个“住在《论语》里”的孔子,如他所说,这一位孔子,是个“活生生的可亲可敬的人”,“具有高度的生活智慧”,“有时又显得寂寞无助”,他“一直没有离开我们,没有离开中国大地”——最重要的,在著者看来,孔子,尤其不曾离开我们的教育生活。

著者本为教师出身,本书又是对一群教师所作《〈论语〉与现行教育的思考》讲座稿结集。《论语里住着的孔子》,给教育者特别是一线教师更多启发与更多导引。说到底,教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在解释现象学写作中对日常生活现象的意义进行反思。这一点,同样是经典阅读的应有之义,“阅读古往今来的经典,除了应当虔敬地学习它的道理、它的论题、它的词采,还要进行一种密切的对话。对话的对象可以是永恒的真理,也可能是其他的东西。在与经典密切对话的过程中,读者不断地‘生发\’出对自己所关怀的问题具有新意义的东西来。”(王汎森语)

《论语》一书,的确可以孔子“日常生活现象”观之,著者即以现象学写作切入其中特定情境,生发出许多属于自己的新意义。试摭一例: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说起来,这一句诸家解读大体相近。杨伯峻注本释为:子贡他们所重视的,是孔子的博学多才,因之认为他是“多而识之”;而孔子自己所重视的,则在于他以忠恕之道贯穿于其整个学行之中。李泽厚先生对此句记之曰:不如就字面释义,即知识不过是些材料,更重要的是统帅贯穿这些知识的基本观念和结构。这些基本观念、结构,尽管博闻强记,学问仍如一地散钱而已。李零先生则有些发挥:中国学术,研究自己,人很多,文章和书也很多,毛病是鸡零狗碎,缺乏理论穿透力和内容的整体把握,只有散钱,没有钱绳,让欧美学者和日本学者看不起……

本书著者是这样解读——毋宁说是反思——孔子与子贡师生教育日常中的一句对话:

孔子对子贡说:“你以为我是学问广博而知道得多、懂得多吗?”子贡先回答“是啊”。他觉得老师知识确实广博,知道的比他们弟子多得多。子贡的脑子很灵,他随即提出疑问——“非也?”难道不是吗?他大概想到了老师为什么要问他这个问题。老师问他而不问其他弟子,是希望子贡比其他人聪明,能理解老师,或者是孔子想考考子贡能不能理解老师……子贡想到这些,对自己的回答产生了疑问。孔子没有让子贡发表看法——有点遗憾——而是自己给出了答案……

很明显,这是从对话出发,还原当时的教育现场,特别是现场中孔子与子贡师徒的心之所想,虽只是一问一答又一问一答,也仿佛进到一个“微课堂”,著者以听评课的姿态进行现象学解读,别有洞见。要知道,教育现场从来不会是单向度,在这一特定情境中必定会有人的个性的生发与碰撞,从上述答问,可以看到“课堂”上师生互动之密切、交流之平等、智性之丰盈,著者贴着课堂解读,“有点遗憾”尤其点得妙,着实教育者的敏锐,孔子向来因材施教并循循善诱,这一处,却直接掀了自己的底牌,少了一点等待,真的“有点遗憾”——倒也应了一线教师常用来说教学的话: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孔子,也一直身在一线呀。

解读还未完,接着:……孔子是在告诉子贡,学习必须由知“识”而知“道”。为学的境界,不能停留于知识广博、博学多闻;而要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主张、主见。学习,不是为了成为知识的容器,不是为了成为别人;而是为了建构自己,成为自己。

这一处,说的是“学习”,内里已通往教育教学。教育最终的目的,不就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建构自己,成为自己”?

仍然这一句,著者解读到最后,直接点出“教学”:教学亦如此,要由教学方法“术”的层次,上升到教学理念“道”的层次。优秀的教师必然通过博采多家,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风格。

从孔子“学习”之道看到了教师“教学”之道,实乃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接续,《学记》即曰“斆学半”,教师一半是教,一半是学,学生一半靠旁人教,一半靠自己学,教的主导在学,学的主导在教,好的教师永远把自己当学生,而学问的有些至深之处,只有当了教师才能学会。对于《论语》原文而言,这真是作为教师,站在教学立场上极好“生活体验研究”,这样的研究既指向文本内容,更代入了现场情境,于其中进行反思、对话、建构、写作。 冷玉斌

新闻推荐

这武侠极文艺106分钟仅9句台词还是文言的

电影主创亮相,侯孝贤左拥周韵,右揽张震。华西都市报上海专电记者任翔摄影报道一段武侠题材故事,再配上侯孝贤的艺术气质,《刺客聂隐娘》这部电影吊足了观众的胃口。虽然今年在戛纳影展上大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恒大亚冠中好签2015-06-19 01:29
评论:(从孔子“学习”之道看教师“教学”之道)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