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微信刷屏之前,我告诉自己:其实不刷也知道,内容无外乎三类:转、商、晒。
关于转,即转载和分享。其内容良莠不齐,视分享者的志趣、品味而异。然而别人的东西再好终究还是别人的。
关于商,即所谓微商。我以为微商者与上门推销者大同小异。异在于微商者是来到亲友家里推销,亲友不便用对待普通上门推销者的态度将微商者赶出门去。虽然没有被赶出去,但终究是厌恶的。
关于晒,众生最熟悉不过,大抵分为四类,即晒娃、晒旅游、晒美食和晒自拍。晒,我于此处之理解为炫耀、显摆。那么,你养什么娃去哪里玩或是吃什么大餐,显摆出来,是否真的体现了你的高大上,体现了你的贵族生活,不想妄加揣测。于此,我仿佛看到一个演讲台上,有人歇底斯里:“我家有房有车有娃有大餐,全世界到处玩耍,我骄傲我自豪。”台下,少部分的人嗤之以鼻,大部分人则投以冷漠神情:与我何干?
尤其是晒自拍者,并不令人愉悦的外形,堵个车要晒,吃餐饭要晒,泡个澡要晒,不厌其多,这是我所见到的。至于有没有人晒登厕所,甚至晒登厕所的“成果”,我还没见过,但根据晒友们无时不晒、无处不晒的精神,我想大抵可能是有的。
在各式各样的晒当中,有两类是稀缺难寻的:一是晒读书;二是晒创作。于纷繁复杂的中国“朋友圈”中,我看到一如中国当前社会现状之现象:充斥浮躁与喧嚣,难寻冷静与沉思。
记得一次出差,在机场候机大厅,抽出一本随身带的书读了起来,不经意间抬眼望处:整个候机大厅摆弄手机者黑压压、齐刷刷,场景蔚为壮观。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油然而生,我忽然想:如果这黑压压人群中的手机变成一本书,那该是多美的一个画面。
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当今中国是世界上阅读量最少的国家之一。
曾国藩,我最敬佩的湖南人,其坚持以读书、孝悌治家。在致其弟之书信中有云:“吾辈读书,只有两事:一者进德之事,讲求乎诚正修齐之道,以图无忝所生;一者修业之事,操习乎记诵词章之术,以图自卫其身。”(意思是:我们读书只是为了两件事,一是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追求诚实正直、修身齐家治天下的的道理,以求无愧于此生;一是提升自身的学识、操守,学习诵读记忆词章的方法来保护自己。)曾公后辈名人辈出,足见其以读书促进德、促修业之治家思想,于其后人屡世兴旺发达所发挥了关键作用。
一直坚持认为,职位和财富可以让一个人更加自信,但要实现内心之强大,唯有读书。也一直坚持认为,真正敬佩一个人,不在于其职位和财富,而在于其德与才,德与才如何提升,唯有读书。
没有阅读,哪来思考,哪来沉淀与升华?
中国人有钱了,信心满满,昂首挺胸走出国门,去欧美、日本,却发现人家像躲蝗虫一样躲着我们。何故?摆弄高端昂贵的手机,看的却是低俗的黄段子和弱智的肥皂剧;花大把的钱,行万里路,为的却是一通乱拍、发个微信和一行歪歪扭扭的“到此一游”。至于民风民俗、历史文化,一边去吧,没心情,文化是什么东西?这一切的症结何在?不要抱怨小日本瞧不起咱们,咱们拿什么东西让人家瞧得起呢?
扯远了,再回到我们的“朋友圈”,什么时候“朋友圈”的晒娃晒旅游晒美食晒自拍的主流,变成了晒读书晒感悟晒思想晒创作。我想我们的总体国民素质就算是提升了,小日本也不会瞧不起咱们了。
新闻推荐
日本新泻县每年会有一个新颖的方式来使用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