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出生到3岁,我一直找朋友从日本背奶粉回来。国产奶不放心,‘海外背奶\’又担心‘断奶\’。”说起“海外背奶”的经历,家住哈尔滨的丁先生万般无奈。
中国奶业协会最新数据令人尴尬——目前我国牛奶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但乳品进口量占比却接近我国乳品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消费者“海外背奶”缘何不断?
丁先生的选择代表了当下相当一部分消费者的心理。虽然我国是牛奶产量大国,但同时却又是乳类进口大国。统计显示,目前在我国市场上每天销售牛奶2亿多斤。每年进口的乳粉和乳制品折合成牛奶约为1200万吨,约占到全国奶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洋奶”进口量增加明显。我国进口奶粉从2008年的14万吨激增至2014年的105万吨,6年增长7倍多。而在中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中,外国品牌所占比重有所增加。“消费者为何热衷‘海外背奶\’?主要还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消费者对‘国奶\’质量信心依然不足。”对此高级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
时至今日,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已有7年,民族乳业走过漫长的“冰河期”。不过,种种迹象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后,中国奶业拉开了全面转型的序幕,国产乳制品不断获得国际认可,消费者认可度有所提升,“冰河”有望“解冻”。“目前国内规模化牧场养殖比例接近50%,行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国内一些大型乳业集团的奶品质量,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以说,现在是三聚氰胺事件后我国奶业发展的最好时期。”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李胜利说,三聚氰胺事件以来,国家对乳业的监管大大加强,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规模牧场生鲜乳菌落总数17.3万个/毫升,大大高于欧盟50万个/毫升的标准。
专家指出,虽然国内奶制品整体质量有所好转,但依然存有安全隐患。让更多中国人喝上中国奶,需要跨越质量、成本等多道门槛。其次,要推动规模化经营,降低成本,促进国产牛奶价格的合理回归。
专家表示,从根本上说,只有实现了奶品质量和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才能提振消费信心,从根本上抵御“洋奶”冲击,让更多中国人喝中国奶。
国奶重塑信任·进行时
三聚氰胺抽检连续7年100%合格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18日说,农业部从2009年开始连续7年实施生鲜乳质量监测计划,截至2014年,累计抽检生鲜乳样品12.4万批次,三聚氰胺等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保持在100%,规模牧场的生鲜乳乳蛋白、乳脂肪含量均大幅高于国家标准。
奶产量位居世界第三位
近年来,中国奶业已成为现代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中最具活力、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目前我国奶牛存栏达到1400万头,牛奶产量稳定在3500至3800万吨水平,位居世界第三位,人均奶类占有量从1978年不足1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33.8公斤。如今,市场上各种奶产品种类齐全、供应充足。
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
2014年,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5%,机械化挤奶率达到90%,年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超过130万头,养殖“小散低”的局面得到扭转。同时,企业兼并重组力度加大,产业集中度逐年提高。
政策体系初步完善
奶业整顿和振兴规划纲要、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20余项规章制度颁布实施,生乳国标等多项乳品质量新标准公布。陆续实施促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和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等政策,初步构建起了涵盖饲草料、良种、牧场建设的政策体系。 (综合新华社)
新闻推荐
□周永珩(北川)全面抗战爆发后,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人无不揪心扯肺。当时安县曲山镇(现属北川羌族自治县曲山镇)热血青年王建堂,悲愤不已,振臂一呼,很快就组织了一支170多人的队伍,取名“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