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管窥国企改革海外经验

来源:乐山日报 2015-09-17 21:10   https://www.yybnet.net/

■ 新华社记者  芮晓恒  张滨阳  许缘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这是新时期指导和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开启国有企业发展的新篇章。这也是中国国企改革发展史上的新里程碑,受到海外广泛关注。

从国际上看,不少发达国家也有过国企改革问题,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借鉴。虽然各国国情不同,但从总体上仍有一些可以明确的原则和思路。

首先,推动改革先要明确权责。

在新加坡,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经营管理效率较高。其中,淡马锡控股公司在政企委托代理机制的开拓实践上拥有成功经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学者顾清扬告诉新华社记者,淡马锡是新加坡的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新加坡财政部拥有其100%股权。而淡马锡除直接拥有40多家公司股权外,还通过其他投资方式控制500多家公司。淡马锡在上层管理上具有“政府-控股集团-企业”三层模式的特点,这种安排一方面将政府和被投资企业隔离开,尽量避免企业经营导向受政府意志干扰,另一方面通过股权收益及董事会监督下属企业管理层,实现股东(国资)利益最大化。

其次,改革实施要控好节奏。

英国的国企改革在节奏控制上值得学习。自1979年以来,英国一直遵循由浅入深、由边缘到核心的国企改革次序,并坚持分阶段、分类型、系统化、延续性改革思路。

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竞争性行业,时间跨度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涉及航空、铁路、酒店、计算机等行业。其中,业绩好的企业公开上市,业绩不佳、不适合上市的企业则整体出售给私人部门或转为职工内部持股。

第二阶段主要针对公用事业和自然垄断行业,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持续到90年代初期,涵盖电信、石油、天然气行业以及钢铁、煤矿、甚至供电等要害部门和企业。近年邮政、金融等部门也在完全私有化或股权多元化方面持续取得进展。

经过30多年改革,目前英国政府控股或者持股的企业约20家,主要集中于气象、航空等公共服务部门,以及核能安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等私营部门无力或不愿参与的领域。

再次,隐性担保必须谨慎防范。

在借鉴海外国企改革一些成功做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吸取一些国家国企改革不顺利的教训,例如隐性担保问题就应尽量避免。

日本政府与大型企业间长期存在“约定俗成的指导和保护关系”。目前,日本财团中以三井、三菱、住友、富士、劝银、三和等六大财团实力最雄厚,它们与日本政府在多层级保持共融互通,还通过组建联合会、民间智囊、游说机构以及参与官方调研项目等方式,对政府各项决策发挥重要乃至决定性作用,形成所谓“企业国家”的特殊形态。 这种政企关系容易导致官商勾结、非法献金、政府包庇企业、牺牲公众利益的情况。

(据新华社北京9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日本经济财政白皮书:消费不旺拖累经济

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石原伸晃2日向内阁会议提交2016年度经济财政白皮书。白皮书指出,个人消费不旺拖累日本经济复苏。白皮书显示,尽管日本工资水平持续上涨,但其中消费支出所占比例2014年...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奔跑吧,中年2015-10-25 21:00
评论:(管窥国企改革海外经验)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