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老太日本受伤,究竟谁在碰瓷

来源:攀枝花日报 2015-10-09 01:47   https://www.yybnet.net/

□刘雪松

老太“碰瓷”出国了,中国网友忙相告。但是很快,如同国内许多同题新闻一样,剧情迅速反转。日本祇园町南侧地区协议会出示了一份《道歉与更正》,承认最初的日文通知有“不符事实之处”,并“表示衷心歉意”。

日本有没有“碰瓷”这个词儿不知道,但日本街头一起中国老人与当地车主之间的纠纷发生之后,这个中国人人意会的概念,还是被日本人警觉起来了,并且用到了“防犯防灾”的警示工作中,这无疑让太多的中国人感到无比羞耻。随着一名中国记者直接将此事打上“碰瓷”标签而内销中国,国内网友似乎觉得人人丢份儿,于是骂完老太骂中国,骂完中国骂日本,骂完道德骂法治。等到剧情突然反转,最近的新闻告知这位中国老太不仅不是碰瓷,而且伤得不轻,网友迅速掉转枪口,把愤怒的口水喷向添油加醋的记者。总之老太当初被骂得有多惨,记者被骂得就有多凶。

从日方的“表示衷心歉意”来看,这位因认定“碰瓷”而将是非搬弄大了的记者,昨天的所谓“疏漏”解释、“感到抱歉”,相对来说显得诚意不足,也缺乏职业所应有的厚道。老人碰瓷,在中国本来就是个莫名其妙的大新闻,这次成为国际新闻并且转内销,这位“疏漏”的记者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常识告诉我们,一个有出国旅游支付能力、并且能够参加豪华旅游团的中国老太,是不大可能为了区区5000多元人民币而有意碰这把瓷的。但这件发生在今年8月份的事件,能够以“碰瓷”的定论被中国记者报道出来,一方面表明我们的媒体人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表明,类似于中国老人讹诈碰瓷的新闻,依然是媒体与受众之间乐此不疲的兴奋点。只不过这一次,中国老太、碰瓷这样的国内新闻敏感词,被放到了日本、出境旅游、中国人素养等更加敏感的环境下,因而更显得敏感十足。

表面看来,这是中国百姓社会关注的热点,是媒体舆论迎合受众需求的供给关系,而实际上,透过一起起剧情反转的“涉老”事件不难发现,媒体对于受众的误判,以及舆论有意或者无意之间的误导,起着关键的作用。

中国人并不是天生就热衷于围观负能量的。这是物质文明突然进化过程中,对于精神文明未能同步跟进的一种群体性焦虑,是民族自豪感升腾过程中,伴随着民族主义膨胀所产生的自卑感与自尊心纠结的一种群体性心态。人们对于失德行为的围观与批判,本意上是希望这个国家的民众素质好,因而对碰瓷、扶老等话题更加敏感,更加焦虑。而与受众同样浮躁的一些媒体人,以为负能量是社会民众的信息需求,于是对这类话题,便夹杂着劲爆与功利的心态,有的捕风捉影,有的直奔主题,给社会平添了更多误判。

负能量信息一点就爆,正能量事件麻木不仁,这种扭曲的受众效应,是与充满着传播功利的媒体和媒体人分不开的。社会心理的形成,在某种程度上与媒体的信息喂养有着依赖关系。在一起反转新闻中,网友逮谁骂谁,不是他们无脑,而是作为“不明真相”者,过分相信媒体的职业操守与公信。

老人没碰瓷,而那些扭曲事实的传播者,却是在碰国人感情的瓷,在碰新闻操守的瓷,很不厚道,很不应该。

(据10月8日《钱江晚报》)

新闻推荐

第21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十优作品揭晓

新华社甘肃嘉峪关10月17日专电(记者范培珅)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21届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颁奖盛典16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大剧院举行。纪录片《一起长大》等入选短...

相关新闻:
国药当知耻而后勇2016-02-03 00:57
猜你喜欢:
评论:(老太日本受伤,究竟谁在碰瓷)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