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时讯 新加坡新闻 马来西亚新闻 菲律宾新闻 越南新闻 泰国新闻 柬埔寨新闻 印度尼西亚新闻 缅甸新闻 巴基斯坦新闻 德国新闻 法国新闻 美国新闻 韩国新闻 日本新闻 俄罗斯新闻 加拿大新闻 澳大利亚新闻 意大利新闻 英国新闻 印度新闻
地方网 > 新闻 > 国际新闻 > 日本新闻 > 正文

用胜利告慰逝者以历史启迪未来

来源:柳州日报 2015-12-13 09:38   https://www.yybnet.net/

12月13日,凄厉的警报声将再一次作为整个国家的背景音长鸣于耳畔,在将雪未雪的冬日街头,佩戴起紫金花的南京人又矗立街头,回首这座城市78年前最惨烈的历史。

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特殊年份里,举国上下同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用胜利告慰逝者的同时,灾难历史再一次警醒国人,民族伤痛决不能重演。

公祭效应凸显凝聚国人精神

75岁的倪乃先近日又一次来到南京。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展厅内,她看见父亲倪征燠生前使用的打印机等展品摆满了一个展柜,吸引了许多观众驻足。

倪乃先的父亲倪征燠是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国际检察组成员、中国检察组首席顾问,曾参与土肥原贤二等甲级战犯审判。“父亲临终前嘱我‘妥为保存 ’遗物 ,如今能让后人从参观这些实物中铭记历史、面向未来 ,也圆了父亲的夙愿。”去年2月27日 ,我国立法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去年12月13日 ,首个国家公祭仪式上 ,国人以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

据不完全统计 ,首个国家公祭日设立以来 ,1000多万人次参观者走进纪念馆。

“参观人数的跳跃式增长 ,是国家公祭日带来的效应。”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这进一步表明公祭日的设立深得民心 ,高规格的公祭仪式产生了极强的正能量 ,促民众回溯历史 、不忘屈辱。

国家公祭的举行 ,在国际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日 ,法国画家克里斯蒂安·帕赫将自己创作的南京大屠杀专题油画《暴行》捐赠给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走进世界记忆启迪人类未来

巴黎时间10月9日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官网上公布了2015年最新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项目名单。在总共47个入选项目中 ,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榜上有名。

历史不是抽象的符号 ,战争的梦魇并未远走。战后70年 ,二战题材申遗热的背后 ,凸显反思战争对当下国际社会的现实意义。

“南京大屠杀发生已经过去78年 ,申遗成功证明 ,这段苦难的记忆不仅仅属于南京、属于中华民族 ,而是需要全人类普遍警惕、传承的历史记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朱成山说。

12月11日 ,《南京大屠杀辞典》等多部南京大屠杀历史书籍在南京首发 ,关于南京大屠杀文字史料已多达5000万字。据了解 ,南京大屠杀史学研究起始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南京大学。如今 ,4000余万字、78卷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 ,是世界上关于南京大屠杀最翔实的史料集。这为二战历史研究留下了宝贵财富。

在纪念馆广场上 ,有一块沉重的黑色大理石 ,上面用各国文字写着“遇难者300000”,起初只有3种文字介绍 ,如今已经发展到了11种。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 ,这也意味着南京大屠杀的历史正在回归到世界人民的记忆中。

灾难不容忘胜利当巩固

12月7日 ,耗时1年多的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三期扩容工程竣工开馆 ,举行“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主题展开展仪式。展览多处采用了“矩阵式”“组合式”的设计理念 ,处处彰显胜利元素 ,令参观者大有扬眉吐气之感。

“以胜利为主题的新馆落成 ,是对所有被日本帝国主义屠杀的同胞们最好的祭奠。”张建军表示。

对年近九旬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而言 ,随着12月13日临近 ,她的心情愈发沉重。78年前的这个日子 ,南京城破 ,本应安享天伦之乐的幸福一家9口人 ,转眼间便只剩下她和妹妹。

令夏淑琴倍感欣慰的是 ,去年12月13日 ,我国举行了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 ,今年我国又举行一系列的纪念抗战胜利活动。特别是“9·3”胜利日大阅兵 ,虽然眼睛不太好 ,老人却一直守在电视机前:“国家强大了 ,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13日 ,我国将迎来第二个国家公祭日。朱成山说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 ,用胜利告慰逝者的同时 ,也提醒世人唯有通过不懈奋斗 ,才能更好地巩固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胜利果实。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

新闻推荐

男乒八连冠女乒第20次捧杯

男团:赢得有惊无险据新华社吉隆坡3月6日电中国男乒6日在2016年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决赛中以3比0击败日本队,连续第八次、也是历史上第20次捧得斯韦思林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用胜利告慰逝者以历史启迪未来)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